1947年,胡宗南率军进入延安后,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之内看到了一张留给他的字条,

云孜聊过去 2024-08-09 21:40:39

1947年,胡宗南率军进入延安后,在毛泽东居住的窑洞之内看到了一张留给他的字条,上面写着24个字,看完之后,胡宗南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胡宗南哈哈大笑的原因,不是因为高兴,而是毛主席的这段话说出了他的心病。 1947年占领延安之后,胡宗南十分得意,当晚就向蒋介石汇报“陕北大捷”的情况:“毙敌3000人,俘敌5万多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 (资料来源:党史文苑1998-08-15——《胡宗南侵占延安后的黄粱梦》) 看到战报的蒋介石信以为真,对胡宗南大肆夸赞封赏,并将他升为上将衔。 胡宗南春风得意之时还想要喜上加喜,特意把情人接到西安举行婚礼,还准备将延安县改为“宗南”县,以彰显自己的功绩。 在张灯结彩庆祝之余,胡宗南经常陷入沉思,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忽悠蒋介石的,也很清楚占领延安的真实情况。 新闻报道的5万多俘虏,都是胡宗南找自己手下和老百姓扮演的,缴获的武器弹药也都是国民党自己的。 真实战况是,胡宗南付出了损失5000兵力的代价,最终只伤亡了共军700人,而且在他占领延安之前,我军就已经撤离了。 原来,在胡宗南决定进攻延安的时候,我党就已经知道了他的意图以及具体作战计划。 考虑到胡宗南有十几万兵力,而我军在延安只有两万多人,兵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于是毛主席主动撤出了延安,带领同志们和老百姓们转战陕北。 所以说,延安不是胡宗南直接打下来的,而是我军主动撤走的,甚至窑洞屋子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具器物也摆放的整整齐齐。 这不仅表明我军撤离时完全不慌不忙,并对再次回来充满了信心。 最主要的是,我军把粮食和老百姓基本都带走了,胡宗南部队没有办法获得补给,再加上延安地处偏僻运输不便,胡宗南继续留在延安很难支撑下去。 可胡宗南也不能撤离延安,一方面延安对我军我党意义重大,一直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这么轻易放弃肯定说不过去。 另一方面,胡宗南很清楚共军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而且没有走远就在附近,只是不断以游击的形式袭扰胡宗南部队,消耗他的实力。 所以说胡宗南的处境正应了毛主席留给他的这段话,走不能走,留也不能留。 但胡宗南不想坐以待毙,曾多次派兵寻找我军主力,但由于不熟悉地形,始终一无所获,反而不断有部队被我军全歼,接连吃败仗。 蒋介石对此十分恼火,直接把胡宗南叫到南京当面训斥,要求胡宗南在两个月内将共党彻底剿灭。 可几番交战下来,胡宗南依旧是连吃败仗,加上补给困难和士兵不堪袭扰疲惫不已等因素,处境变得极为艰难。 这样下来,别说剿灭共军,胡宗南部队的安危都岌岌可危。蒋介石不信邪,亲自跑到延安督战,可依旧无法挽救国民党部队惨败的局势。 沙家店战役被歼6000多人、延清战役被歼8000多人、宜川战役被歼2.8万多人,胡宗南的十几万大军就这样被我军逐渐消耗殆尽。 最终在1948年4月,胡宗南率领残余兵力南撤,我军成功收复延安。 1949年7月时,胡宗南势力彻底退出西北,撤向西南。与此同时,我军在东北、华北等地也屡战屡胜。 到了1949年底,大陆基本全境解放,胡宗南不久后不得不仓皇逃命,之后再也没回过大陆。

0 阅读:2052

评论列表

有事您说话

有事您说话

7
2024-08-09 22:02

二十四个字是什么内容?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