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坐公交环游世界的年轻人#】感觉如果没有强力的团队援助,这种旅游模式很难持久,特别是在现在的东南亚,绑架成风,独行的中国人是最好的目标。
#耗在交通上的慢旅游会成为新风潮吗#2024年7月中下旬,江夏结束了他的“韩国公交游”。十余天里,他乘坐公共交通穿行在首尔、京畿道、仁川和光州等城市。江夏的首次“公交游”始于两年前。2022年冬天,江夏摇摇晃晃坐了9天公交,从上海临港到了北京语言大学。那一次,江夏火出了圈。2024年4月,江夏开启了第一次“环球公交游”。江夏花了29天时间,从上海乘坐公共交通,穿越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顺利抵达新加坡。其间,他坐过公交车、长途巴士、火车和轮渡。这条跨越6100公里的旅途中,唯独没有选择飞机。
19岁的陈欣奕则与江夏的路线相反,她和男朋友是从新加坡一路北上,返回中国云南昆明。“坐车的时间只占整个旅途的五分之一。”陈欣奕和男友穿梭在东南亚各座城市中,体验了比“坐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充实的人文之旅。这些年轻人爱上了“慢旅游”,他们在跨越大陆边界时,抛弃了飞机,选择了耗时更长的公共交通工具。在未知的旅途中,他们会遭遇意外、文化冲击,也感受到人与人的温暖、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在毕业季、在间隔年、在工作前夕,更多年轻人选择来一场看世界的“慢旅行”,他们看到了车窗外的风景,也打开了自我的无限可能。(本条信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