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两位杰出的领袖。首先是秦始皇,他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统一了文字、语言,以及统一了中国的度量衡。他建立了一个巨大而一体的中国,不仅在生前修建了万里长城和秦陵地下军队,而且至今仍为后人创造着财富。另一位杰出的领导者是毛泽东,他创建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不再遭受外国的欺凌,彻底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领导人中,对中国古代帝王的看法具有深刻的历史见解和独到的评价标准。 在2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首次提出需要重新审视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他认为,尽管历史上的评价多有争议,但应从新的时代视角来重新评估秦始皇的功过。他试图破除长期以来对秦始皇的负面评价,尤其是针对“焚书坑儒”的广泛批评。 到了5月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在讨论“厚今薄古”这一主题时,毛泽东详细阐述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独特贡献。他强调,秦始皇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大一统,还在行政、法律和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革新。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系统,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毛泽东提出,尽管秦始皇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如焚书坑儒,这些行为也应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需求出发,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价。 到了1964年,毛泽东在与外宾的接见中再次提到秦始皇,他明确表示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远超孔子等人物,尽管历史上存在批评,但秦始皇的贡献在于他首次统一了中国,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功绩。 在1975年,毛泽东生命的晚年,他向芦荻提出要“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他认为,秦始皇虽然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严厉措施,但也确实为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指出,尽管秦始皇在位期间有过过度的享乐和压迫行为,但他的统一政策和对法制的贡献是肯定的。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通过实行一系列创新的政策,他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统一。 秦始皇在位期间,特别重视法律的统一和实施。基于《韩非子》中的法家思想,秦始皇对国家法律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整顿和重组。中央政府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也使得国家机器运转更为高效。 在文化统一方面,秦始皇特别注重文字的规范化。他颁布命令,推广小篆作为全国的统一文字。这一措施的初衷是为了消除诸侯国之间由于文字差异导致的交流障碍,确保皇帝的政令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被准确理解和执行。然而,由于小篆书写工具的限制和实用性问题,这一政策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直到汉朝,隶书才开始成为主流的书写文字。 在统一六国之前,各国的货币系统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物资的流通。秦始皇废除了原有的多种货币,推广使用圆形方孔钱,这种设计不仅便于携带,而且与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天圆地方”相呼应。此外,禁止私人铸造货币的政策有效地统一了货币体系,减少了经济领域的混乱,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度量衡的统一也是秦始皇重要的政策之一。通过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不仅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效率,而且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商业交易。选用统一的标准尺度,为商贸活动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来自 (美)黄仁宇作. 三联精选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M]. 2023
我国有两位杰出的领袖。首先是秦始皇,他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统一了文字、语言,以及统
槿论看社会
2024-08-04 16:45:15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