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敦煌《放妻书》详解
一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让人们记住了敦煌遗书中的《放妻书》。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敦煌遗书中的《放妻书》一共有10多份,名字也不全称为《放妻书》,比如有的就称为《夫妻相别书》,或者《女人及丈夫手书》等等。
这些《放妻书》都是一些离婚契约的范文, 虽然用词各异,长短不一,但从内容上讲,大都是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理想的婚姻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用词极美:
比如“幽怀合卺之欢,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 再比如“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也有比较现实的“夫取妻意,妻取夫言”。
▶第二部分,讲的是离婚的原因。 所谓“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残酷”,“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放妻书》在描写夫妻矛盾上, 也毫不逊色。
比较委婉的说法是,“二心不同, 难归一意”,“无秦晋之同欢,有参辰之别恨”。也有直接的,比如用猫和鼠来比喻,“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还有“酥乳之合,尚恐异流,猫鼠同窠,安能得久”。更有甚者都到了无法听对方讲一句话的地步,“夫若举口,妇便生嗔。妇欲发言,意则捻棒”。 那必须分了。
▶ 第三部分,既然要分,也要好聚好散,用《放妻书》里的两句话来概括就是,与其“干沙握合,永无此期”,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此部分大都是祝福的话语,比如祝福双方都找到更好人 ,“夫觅上对,千世同欢;妇聘豪宗,鸳鸯为伴”,或者“自后夫则任娶贤失,同牢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之奉”。
单独祝福女方的有“愿妻娘子相离之后, 重梳蝉鬓, 美扫娥媚, 巧逞窈窕之姿, 选聘高官之主”,“相隔之后, 更选重官双职之夫, 弄影庭前, 美逞琴瑟合韵之态。… …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最后看一个实例,P.3730:
盖以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雠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眅目生嫌,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
聚会二亲,以俱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解怨捨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好聚好散,不必撕逼,理当如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