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喝汤避开四大误区!

我是李保双 2024-07-26 00:15:26
1. 喝汤不吃“渣” 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然不是特别美味,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曾有人做过检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扔留在“渣”种。所以,喝汤时最好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2. 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所以,我们在煮汤时,最好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比如常见的莲藕排骨汤,莲藕味甘性寒,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配以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猪排骨。素荤搭配食用,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滋阴血、健脾胃的功效,鲜味叠加,喝起来也更可口。 3. 喝太烫的汤 人的口腔、食道、胃粘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如果喝滚烫的汤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烫伤。虽然在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甚至可能会造成食道癌。因此,河阳最好喝温度在500℃以下的汤。 4. 汤水泡米饭 人体在消化食物时,一般需要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但是,把汤与放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喝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容易使消化功能减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