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泪目!核弹专家魏世杰夫妻都是搞核弹的,可能是受辐射影响,儿子智力低下,女儿精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7-18 17:10:32

看完泪目!核弹专家魏世杰夫妻都是搞核弹的,可能是受辐射影响,儿子智力低下,女儿精神病,他83岁,还要照顾两个残疾孩子... 信息来源:2014-11-24 青岛日报/青报网——青岛老人研究核弹26年成热剧原型 妻女患病他不离不弃   魏世杰的核武器研制之路,始于1964年,彼时,他刚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赤子之心,被选中前往青海,加入了神秘的核武器研究所。   在那里,他见证了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也见证了战友们为这一事业献出生命的惨烈场景。   1969年11月14日,魏世杰亲眼目睹了一起爆炸事故,四位同事在处理核试验的炸药时,突发意外,当场牺牲。   “看不到遗体,全打得粉碎了。”魏世杰回忆道,这一幕给他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在那个年代,像这样的悲剧并不鲜见,但即便如此,科研人员们仍然没有退缩,而是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魏世杰和他的妻子并肩作战,他的妻子陈位英,同样是九院的科技人员,夫妻俩是战友,更是同事,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他们隐姓埋名,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制事业。   儿女从小就交给老人照看,三年一次的探亲假,也成了他们与家人短暂相聚的时光,每一次分别,妻子都泣不成声,但为了国家的需要,他们毅然选择了牺牲小家,成就大家。   功成名就时,魏世杰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待遇,当“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举国欢庆之际,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的他,和所有研制人员一样,只在工资里多了10元钱的奖金。   这10元钱,是对所有参与者的集体褒奖,没有高低之分,面对这一切,魏世杰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尽责,为民族争光。   退休后,魏世杰本以为可以和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先是儿子被诊断出先天智力残疾,继而女儿又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需要终生服药,妻子在接连打击下也患上了精神疾病,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   面对家庭的变故,魏世杰没有被击垮,而是选择了坚强地面对现实。   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家人,为智力残疾的儿子洗衣做饭,为患病的女儿准备药品,面对女儿病症的反复,魏世杰总是不厌其烦地安抚她,陪伴她。   当妻子和女儿先后自杀时,是他把她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不能崩溃,再崩溃这个家就彻底散了。”魏世杰常常这样鼓励自己。   即便生活如此不易,魏世杰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普梦想,退休后,他开始投身科普写作,先后创作了200多万字的科普著作,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他还将自己在核武器研制时期的亲身经历,创作成长篇小说《禁地青春》,后来又被改编成电视剧《青海花儿》,向世人展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魏世杰常常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述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他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点燃孩子们心中科学的火种,让更多人了解到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和牺牲。   “要热爱幸福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这是魏世杰的人生感悟,也是他传递给年轻一代的宝贵财富。   从“隐姓埋名”到“一鸣惊人”,魏世杰的人生轨迹,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   他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武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而在面对家庭变故时,他又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的人生,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伟大精神,他的故事,必将激励更多人为梦想而奋斗,为家国而担当。

0 阅读:513

评论列表

月岩

月岩

15
2024-07-19 02:20

祖国必须相顾好他们,民族脊梁,必须被保护好!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13
2024-07-18 21:57

这样的专家国家不会忘记也不会不管他的家庭,不能让魏老寒心

张钜荣

张钜荣

8
2024-07-18 21:53

祖国不会忘记!

老朱

老朱

5
2024-07-18 22:07

国家应特殊照顾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