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就不要硬睡了#
相信大家都有过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的经历,拼命要求自己睡觉反而更加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焦虑,于是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导致自己处于一个紧张焦虑的状态,最终导致失眠。
在我们睡不着时,父母大多会劝导说“睡不着就躺着,躺着也是休息”这类话,实际上,睡不着就硬躺不仅不会使得身体得到休息,反而会扰乱生物钟,影响整体的睡眠质量。
那么,我们睡不着时到底该怎么做呢?
最近,一项睡眠研究就系统分析了单独使用刺激控制来治疗成年人失眠的效果,通过梳理1972年至2022年这半个世纪里相关的科学证据,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刺激控制的疗法,也是一种对改善失眠相对有效的干预方式。
这一研究2024年5月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为加深对刺激控制疗法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证据。而之所以相关的梳理要从1972年开始,是因为就在这一年,美国西北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布津(Richard R. Bootzin)发表了一项在该领域具有开创性的研究。
该研究实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只在困倦的时候才躺下睡觉。
除此之外,不要在卧室读书或者看电视,如果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睡不着,那就起来去别的房间待着,一直到困了想睡了再回卧室睡觉。如果再躺下之后还睡不着,那就继续起来去别的地方待着,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夜里起来的次数越来越少,睡眠质量越来越好。
最新研究表明,刺激控制这种方式在治疗失眠时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通过转移失眠患者对睡眠困难的注意力来减少认知激活,“这意味着不论是离开床还是上床只为睡,都是为了防止人们在床上忧虑,或者避免人们只到了床上才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