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正在办公。突然,一个女孩闯进他的办公室并大声质问:“我

历史不陌生 2024-07-14 11:03:37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正在办公。突然,一个女孩闯进他的办公室并大声质问:“我明明过了录取分数线,凭什么不让我上?” 那天,身为哈军工院长的陈赓大将,正在阅读一份材料,突然,他的办公室门被打开。 陈赓大将抬头一看,闯进来的是一个女学生,还未等陈赓大将开口,女学生就大声质问:“我明明过了录取分数线,凭什么不让我上?” 因为情绪激动,女孩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感觉随时要哭出来。 陈赓大将放下手中的笔,随后问道:“学生,你叫什么名字?” 女学生回答说:“我叫左太北!”听到这三个字后,陈赓大将愣住了,原来眼前的女学生竟然是左权将军的女儿。 时间回到1940年,正在前线打仗的左权接到了一个喜讯,妻子刘志兰生下了一个女孩。 升级为父亲的左权,高兴的像个孩子,而在给孩子取名时,彭老总给出了建议:“刘伯承的儿子叫刘太行,我看你的女儿就叫左太北!”原来当时八路军总部正驻扎在太行山。 左太北的出生,给左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喜悦,但在左太北三个月时,左权要辅助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出于安全考虑,刘志兰带着女儿去了延安。 没成想,父女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自从妻子带着女儿去延安后,左权就经常给她们母女二人写信,字里行间都是对妻女的思念。 刘志兰也会向左权讲述女儿的情况,见女儿一面也成了左权将军的心愿,可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 1942年,在指挥八路军总部转移时,为了掩护两名战友,左权将军不幸牺牲,还不满三岁的左太北,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关于父亲的一切,左太北都是从母亲和其他叔叔伯伯口中得知的,尤其是彭老总。 后来刘志兰改嫁,在北京读书的左太北就一直居住在彭老总家。 彭老总对左太北犹如亲生女儿一般,他也经常向左太北讲述关于左权的丰功伟绩。 虽然父亲牺牲时,自己年龄还小,但是了解到父亲的生平后左太北对父亲尤为的钦佩,她也立志:长大后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高中毕业后,左太北果断的报考了哈军工,优秀的她也成功突破了录取分数线。 没想到在政审的时候,左太北却被刷了下来,原来因为他的二伯父后来走上了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也影响了左太北升学。 得知自己不被录取后,左太北非常的难过,情急之下直接跑到了陈赓大将的办公室。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陈赓大将向左太北说: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公平的答复。 随后就左太北的问题,陈赓大将特意召开了会议,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左太北应该被录取。 其一,她的父亲是抗战英雄,她的母亲也为国家奉献一生。 其二,她的二伯父在去世前表现良好,不应该因为他之前的选择,阻碍了左太北的求学路。 最终左太北成为了哈军工的一份子,入学后的她刻苦努力,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航天工作者,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在抗战胜利60年之际,左太北来到了父亲的墓碑前, 墓碑正面,镌刻着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六个大字:“左权将军之墓”。 望着父亲的墓碑,左太北一遍一遍的呼唤着:“爸爸,我们看您来了!” 随后她将鲜花放到了父亲的墓碑旁,泪水模糊了眼眶,内心更是百感交集。 而左太北一生都没有让父亲失望,虽然是一名航天工作者,但是因为热衷于公益事业,她自己的日子过得很清贫。 在一次采访中,左太太指言:自己出门从来不锁门,因为小偷都会绕着走! 父亲的品格深深影响着女儿,她从来不拿“将门之后”的身份来炫耀。 左太北同父亲一样,守着一颗忠贞爱国的初心,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

0 阅读:20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