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44岁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课,学生朗之万一把搂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

云孜聊过去 2024-07-12 16:45:49

1911年,44岁的居里夫人起床去上课,学生朗之万一把搂住她:“5年了,我不想再等!我要立刻就娶你!”居里夫人满眼期待地点头同意。 1903年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很多人都只举荐了发现钋和镭元素的居里先生,和发现物质放射性的贝克勒尔,对主要参与研究的居里夫人只字未提。 原因有两点,一是担心三个人一起获奖概率不高,二是因为居里夫人是个女人。 (参考信源:澎湃新闻——《居里夫人的婚外情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虚伪卫道士》) 当时的法国社会,女性还只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的存在,很少有人在外抛头露面。 女性科学家一词,已经极其特殊罕见,更不用说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殊荣了。 好在居里先生十分清楚妻子的贡献有多重要和关键,如果没有居里夫人,他真不一定能发现这两种元素。 况且,贝克勒尔只是发现这一现象就能提名,而为发现这两种元素做出巨大贡献的居里夫人,却连名字都没有,这岂非太不公平了! 最终在居里先生的坚持下,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才终于带上了居里夫人的名字,只不过奖金是贝克勒尔和居里夫妇平分。 这一点倒没有什么,居里夫妇都不是看重物质的人,主要是得肯定居里夫人的贡献。 获奖的消息传开后,法国舆论顿时炸开了锅。不是说居里夫人不配获奖,拿奖也只是沾了丈夫的光。 就是说居里夫人整天忙着给丈夫打下手,没时间照顾女儿,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尽管1906年居里先生意外去世后,居里夫人仍旧研究出了重大成果,还成功分离出了纯的金属镭,已经证明了她的成就全靠自己,但法国舆论还是没有放过她。 尤其在1910年,居里夫人和丈夫学生郎之万的婚外情被爆出后,更是不断对居里夫人口诛笔伐。 其实,郎之万和妻子的感情很早就破裂了,郎之万也是一个物理学家,但妻子没什么文化,比较注重现实。 她总希望郎之万去做生意赚钱,而非摆弄一堆瓶瓶罐罐,每次郎之万去做研究,妻子都会大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 郎之万对此痛苦不已,被妻子责骂后,他总是喜欢跑到居里夫妇家里,看老师两个人琴瑟和鸣的模样,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安慰。 或许在这个时候,郎之万就对充满魅力又只比自己大5岁的居里夫人产生了一些情愫。 1906年,居里先生意外去世后,居里夫人遭到了重大打击,一时间悲痛万分。 郎之万就适时地送上了安慰和关心,让居里夫人慢慢走出了伤痛,也让两人的感情超出了原本的师生层面。 因为郎之万一直声称自己要离婚,居里夫人也很清楚郎之万的婚姻状况不佳。 于是这段关系就这么保持了下来,只是居里夫人万万没想到,她不仅没等到郎之万离婚,郎之万的妻子发现了居里夫人写给郎之万的情书。 郎之万的妻子向来强势,这次也毫不留情直接将情书刊登在了1911年11月4日的报纸上,一下子把45岁的居里夫人推上了风口浪尖。 所有人都对居里夫人口诛笔伐,从这时起,她不再是法国籍科学家,而是“波兰裔荡妇”。 没有文化的人冲到居里夫人的门外扔石头骂脏话,有文化的科学家们则在写联名信,要求居里夫人滚出法国。 在舆论愈演愈烈之时,郎之万却声称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个女人。 居里夫人得知消息后没有说话,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做出半分回应,只是不堪骚扰,带着孩子搬到了郊外居住。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出声支持居里夫人。包括爱因斯坦和居里先生的哥哥,他们认为这只是居里夫人的私事,和她的成就以及其他人都没有关系。 居里夫人的一个学生还在反对父亲赶走居里夫人时,说出了事情越闹越大的本质原因:“如果居里夫人是个男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幸好这场风波发生后不久,瑞典方面发来消息,确定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只授予居里夫人一个人。 居里夫人当即重新振作了起来,她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因为一些舆论选择放弃。 当时组委会还“善意”的建议居里夫人不要去领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居里夫人直接拒绝,不仅亲自参与领奖,还在同一年参加了只有顶级物理学奖能出席的索尔维会议。 而在这时,郎之万和妻子协议分居了,不久后又有了新欢。但居里夫人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追求。 不久后一战爆发,居里夫人直接将自己的奖金都买了法国的战争债券,全力支持法国。 不仅如此,居里夫人还冒着生命危险上了前线,用自己研究的放射线救助前线受伤的士兵们。她的技术,不知道救助了多少战士的生命和健康。 直到法国政府都肯定居里夫人在一战中的贡献时,法国社会才终于不再关注居里夫人的私生活,而是充分肯定了她的成就和高尚人格。 只可惜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元素,居里夫人在1934年患上了恶性贫血症,并因此逝世,终年67岁。 时至今日,和居里夫人一样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仍然寥寥无几,她的成就、学识和贡献终于没有人再质疑了。

0 阅读:103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