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22岁的蔡锷迎娶29岁的刘长姑,怎料花轿临门,新娘誓死不嫁。蔡锷下不

云孜聊过去 2024-07-12 16:45:47

1904年,22岁的蔡锷迎娶29岁的刘长姑,怎料花轿临门,新娘誓死不嫁。蔡锷下不了台时,一名女子站了出来:“我嫁。”婚后7年,蔡锷成为省长,婚后11年,蔡锷成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 早在蔡锷少年时,就展现出超凡的才智,从军后更是教出了朱德、李宗仁等知名将领,很难想象,他竟然在婚事上被人嫌弃了。 蔡锷原名良寅,他的父母就是蒸酒打豆腐的小商贩,但良寅从很小就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 4岁那年,良寅跟着父母在自家帮忙,做好了的豆腐,则由蔡父挑着去售卖。 (参考信源:世纪2004-05-15——《蔡锷原配夫人刘侠贞逸闻》) 蔡父每次都会经过刘家大门口,有一次,良寅跟着父亲去卖豆腐,被住在路口的刘辉阁一眼看上了,对蔡父提出,想给良寅和自己的女儿定个娃娃亲。 当时,刘辉阁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但又怕男孩子年龄大,等不到小女儿长大,于是就和兄长商议,将11岁的大侄女刘长姑说给良寅。 为了培养自己的好女婿,刘辉阁还将良寅留在家里,供他上私塾。 但被说了个小未婚夫的刘长姑却十分不开心,她自持自己家里也是书香世家,家境不错,怎么会给自己说了一个豆腐郎的儿子。 因此,刘长姑对良寅总是没什么好脸色,好在当时男女大防,双方也不会时常见面。 不过,后来发生的种种事情,证明刘辉阁也没看错人。 一次,良寅和父亲去应“童子试”,年纪不大的良寅坐在父亲肩头。 主考的县官看到后,觉得这个小孩十分有意思,但又不太觉得一个孩子能考出什么成绩,于是就想考问他一番。 小良寅闻言,让他尽管出题吧! 县官想了一下,决定对对子,他出上联:子将父作马。 良寅几乎没有怎么思考,立马依照目前的处境做出了下联:父望子成龙。 县官听到这个孩子的应答,又惊奇又欣赏,小小年纪如此处事不仅,文才又好,未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刘家见良寅如此聪慧,也是不惜尽全力供他上学,从读私塾到后来留学日本,都是刘家出的钱。 从日本留学回来后,良寅在1990年改名蔡锷,他信守承诺回来迎娶刘长姑。 可此时的刘长姑,已经29岁了,早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姑娘”。 也不知道是思想上出了问题,还是压根就不喜欢蔡锷,在花轿到了家门口时,刘长姑死活不肯上花轿。 就在众人为难之际,19岁的刘森英站出来:“姐姐不上花轿,那就由我嫁!”她当即决定来了一出妹替姐嫁,上了花轿,嫁给了蔡锷。 蔡锷感动于刘森英的付出,认为她“既侠且贞” ,还为她改名刘侠贞。 至于她的姐姐,蔡锷对于她不肯嫁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多少为难,毕竟刘家对自己的恩情大过这些小恩怨。 刘长姑虽然不肯嫁给蔡锷,但她并不抗拒家人,后来嫁了出去,还生了2个孩子。

0 阅读:26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