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12345电话震惊到我。
事情是这样的,总在家周围散步看到几个问题不舒服,下了很大决心打了市12345。
不久就分别接到了有关责任方的电话,有的不断解释,找理由找借口,有的承认是有问题但请我理解。
后来一个号称是“12345”的也给我来电,询问我接到责任方电话没,处理结果满意不。七问八问才知道这是本区负责12345事件落实的专职部门。
至此我基本了解了12345的流程:把投诉者电话告诉被投诉事件的责任方,由责任方作投诉者工作取得谅解,区12345再打电话给投诉者了解是否满意。
他们重视的是“满意度”,而不是问题的整改落实。自始至终没感觉主管部门作了什么,到是投诉者似乎代替了主管部门,啰啰嗦嗦接了一堆电话。
我以为老百姓把看到的问题反应上去,就尽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没有权力和义务督促问题的解决。况且公共问题,跟个人没有直接利益。理应由主管部门督促责任方完成整改。
最终一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我给那个请我理解的责任方的回答是:你们爱整不整,但我不理解。
似水流年
12345最开始就是一条反馈渠道,后面要求人民满意才会问你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你不满意坚持观点就行,上面自然会判断是你无理取闹还是确需整改。怎么搞得天上地下你为尊一样,打电话就必须按照你的意志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