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提出和妻子离婚,妻子望着他说:“你会后悔的!”谁知蒋梦麟却笑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怎会后悔!”谁料,如愿以偿的蒋梦麟后来真的后悔了! 蒋梦麟出生于1886年,他诞生于浙江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小便在家族的私塾中接受严格的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位传统的学者,对蒋梦麟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希望他能够继承家族的学术传统,成为一名有学问的人。 在私塾的日子里,蒋梦麟学习了四书五经,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培养了他的文学素养,也塑造了他的道德观念。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知识的渴望逐渐超越了传统教育的范畴。 12岁那年,蒋梦麟有幸进入绍兴中西学堂,这是一所融合了中西教育理念的学校,为他打开了全新的世界。 在中西学堂,蒋梦麟首次接触到了外语和科学知识。 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让他眼界大开,他开始意识到,要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立足,就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种认识促使他更加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在家乡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是蒋梦麟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08年8月,蒋梦麟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 在加州大学,他首先选择了农学作为专业,希望通过对农业科学的学习,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对教育学和哲学更感兴趣。 于是,他决定转学,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这两个领域。 在哥伦比亚大学,蒋梦麟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接受了系统的哲学和教育学训练。 1917年3月,他带着在美国的学术成就和教育理念回到中国,不久便被北京大学聘为教育系教授。 在北大,蒋梦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学者,还是一位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改革的教育家。 在学术上,蒋梦麟致力于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除了在学术上的贡献,蒋梦麟还积极参与北大的行政管理工作。 在蔡元培任校长期间,他长期担任总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财务工作。 他以高效的管理能力和公正无私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师生的广泛尊重。 在蔡元培离任期间,蒋梦麟三度代理校长职务,展现了他在学校领导层面的能力和担当。 1930年冬,他正式担任北大校长,成为北大的掌舵人。 蒋梦麟的一生,不仅在学术上留下了丰富的资产,他的个人生活也同样充满了情感的波折。 他的好友高仁山不幸遇害后,蒋梦麟对高仁山的遗孀陶曾谷产生了深厚的同情。 陶曾谷在丈夫去世后,生活陷入了困境,蒋梦麟的关心和帮助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华,从最初的同情发展成为深厚的爱情。 尽管社会对这段关系颇有微词,认为蒋梦麟的行为有悖于传统的道德规范,但他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与陶曾谷在一起。 为了与陶曾谷结婚,蒋梦麟与原配孙玉书离婚。 孙玉书是家里为他安排的妻子,两人的婚姻缺乏爱情基础。 蒋梦麟的决定虽然遭到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非议,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蒋梦麟与陶曾谷两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 不幸的是,陶曾谷于1958年去世,这对蒋梦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陶曾谷的去世给蒋梦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的生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让他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之中。 1960年,蒋梦麟遇到了徐贤乐,一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性。 徐贤乐的出现,给蒋梦麟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两人迅速陷入了爱河,蒋梦麟仿佛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 尽管周围的朋友和宋美龄等人都反对这段婚姻,认为徐贤乐并不适合蒋梦麟,但蒋梦麟却坚持自己的选择。 然而,这段婚姻并未如蒋梦麟所预期的那样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梦麟发现,徐贤乐的性格与他并不相合,她的行为和决策常常让他感到失望。 尤其是在蒋梦麟因病住院期间,徐贤乐的表现让他深感失望,她不仅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反而显得冷漠和疏远。 徐贤乐在蒋梦麟住院期间,因为不满蒋梦麟的财产处理方式,于1963年1月19日将自己的户口从蒋家迁出,并搬回了自己原来在“中央信托局”的宿舍。 1963年4月10日,蒋梦麟正式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 这场离婚官司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以蒋梦麟支付50万给徐贤乐而告终。 1964年6月19日,蒋梦麟因肝癌去世,享年78岁。 他的去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缅怀他在学术和教育上的贡献,也对他一生的情感经历表示感慨。 蒋梦麟的一生,是个人奋斗与情感纠葛交织的写照,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历史,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陕西政协网——五味人生|蒋梦麟晚年的再婚风波
1928年,北大校长蒋梦麟提出和妻子离婚,妻子望着他说:“你会后悔的!”谁知蒋梦
瑛悦说事儿
2024-07-10 19:03:52
0
阅读: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