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汉卿,今后你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是有一条你得

瑛悦说事儿 2024-07-08 17:02:50

新婚夜,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汉卿,今后你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是有一条你得依大姐,就是不能把她们带回大帅府。”但是婚后不久,他因为两个女人违背了这个誓言。   1897年6月7日,于凤至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南崴子乡大泉眼村。   她的父亲于文斗,是一位在郑家屯经营粮食生意的富商,因其商业成就显著,被推举为当地商会会长,家境殷实。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算命先生对于凤至的未来做出了惊人的预言:她是“凤命”,注定大富大贵。   东北霸主张作霖,听闻了这番预言,他对于凤至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作霖决定,要将这位有着“凤命”的女子,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张学良。   他相信,这样的联姻不仅能带来好运,还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然而,张学良对于这桩婚姻并不情愿,他年轻气盛,自由奔放,对于父亲的安排感到束缚。   但张作霖态度坚决,他向儿子承诺,只要接受了这桩婚姻,未来的生活可以自由选择,甚至可以在外面寻找自己的爱情。   在这样的承诺下,张学良最终妥协,接受了这段由父亲安排的婚姻。   1916年8月,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礼在郑家屯吴俊升的宅邸举行,这场婚礼由吴俊升主持。   张学良当时15岁,而于凤至19岁,婚礼结束后,这对新婚夫妇回到了沈阳,并住进了张作霖的宅院。   婚后的于凤至不仅在家务管理上表现出色,更是在商业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头脑。   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资源,为张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使得张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于凤至相继生下了一女三子,每一次的生育都是对生命的极限挑战。   尤其是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每一次的分娩都如同在生死边缘徘徊。   于凤至的身体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甚至有一次,她差点因为难产而丧命。   然而,张学良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外面的世界,对于家庭的照顾和孩子的成长,他显得漠不关心。   这种冷漠的态度,与于凤至的辛勤付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凤至不仅要承受生育的痛苦,还要面对丈夫的忽视,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辛酸和无奈。   在这段艰难的时期,谷瑞玉的出现,无疑给于凤至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谷瑞玉,一个中俄混血的女子,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张学良。   张学良甚至执意要将她带在身边,这让于凤至的内心再次受到了重创。     1924年,在得到父亲张作霖的同意后,张学良与谷瑞玉在天津举办了婚礼。   然而,由于于凤至的坚决反对,谷瑞玉始终未能进入张学良在沈阳的大帅府。   谷瑞玉对张学良不断变化的生活态度感到疲惫,两人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日益增多,关系逐渐变得紧张和疏远。   最终,这段婚姻因双方关系的不断恶化而不得不宣告结束。   1927年,张学良的生命中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女子——赵一荻。   那年,赵一荻只有16岁,她的出现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迅速吹拂进了张学良的心田。   两人的爱情迅速升温,赵一荻甚至不惜与家庭决裂,也要追随张学良。   面对张学良的决绝和赵一荻的苦苦哀求,于凤至再次选择了成全。   她同意赵一荻以秘书的身份留在张学良身边,尽管这无疑是对她内心的一次巨大打击。   从此,三人开始了一种微妙的相处模式。于凤至隐忍着内心的痛苦,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的政治生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于凤至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希望能够为丈夫求得一线生机。   然而,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劳的,张学良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改善。   在这三年的操劳中,于凤至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她患上了乳腺癌,这是一种在当时几乎等同于绝症的疾病。   为了治病,于凤至不得不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在临行前,她将照顾张学良的责任交给了赵一荻,这是她对这段复杂关系的最后一次妥协。   1964年,于凤至收到了张学良寄来的离婚协议书。   于凤至曾期待着与张学良共度余生,但现实却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尽管心痛欲绝,她最终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选择了成全。   于凤至在美国度过了她的余生,孤独而坚韧,她将自己名下的巨额财富全部留给了张学良。   于凤至的一生,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诠释,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信息来源:顶端新闻——张学良答应于凤至不把女人带回来,但转身他掏出枪顶在于凤至头上

0 阅读:258
瑛悦说事儿

瑛悦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