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国防部长张爱萍访美。回国当天,就给邓小平递上一封检讨信说,“我这个国防部长,该撤职。” 1984年,正值中美关系缓和的大背景下。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解冻后,双方交往日益频繁。为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牵制苏联扩张,里根总统夫妇于1984年受邀访华。作为回访,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上将也率领代表团前往美国进行友好访问。 张爱萍此行主要目的是与美方就军事合作事宜进行磋商。抵达当天,张爱萍一行就受到了五角大楼的隆重欢迎和接待。在与美国国防部长卡斯帕·温伯格的会晤中,双方就加强两国军事领域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谈气氛十分融洽,张爱萍和温伯格由此建立了深厚友谊。温伯格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张爱萍:"他是一位坦诚而有魅力的军人,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他。" 在繁忙的会谈日程之余,张爱萍还抽空与一位特殊的老朋友见了面。这位老兵曾是二战中在中国战场服役的美国飞行员,当年曾在空战中被日军击落,受伤坠机。危急时刻,时任新四军副军长的张爱萍冒险将其救下。阔别40年,昔日战友再度重逢,十分感慨。两位老兵回忆起当年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畅谈革命理想,言语间满是对彼此的敬重和惺惺相惜之情。 此外,双方还就军工、航天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合作交换了意见。美方表示,愿意放宽对华军售限制,并提供先进军事装备,助力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这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足见美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诚意。而张爱萍作为中国军方代表,此次访美本身就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 张爱萍访美期间,美国各界反响热烈。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称赞张爱萍是中美友谊的使者,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者。参众两院也纷纷通过决议,对张爱萍表示欢迎。这充分表明,在中美共同利益面前,加强合作、管控分歧已成为双方的普遍共识。张爱萍访美不仅为中美在军事领域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更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推动。正如邓小平所言:"张爱萍这次出访,既体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也为中美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张爱萍访美期间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与美国国务院的会谈即将结束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突然拿出一份文件,声称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核设施内发现了中国技术人员的身影,并要求中方就此作出解释和保证。 面对美方毫无根据的指责,张爱萍当即予以反驳。他表示,中方并不知晓所谓"中国技术人员"的情况,更没有政府指令支持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作为国防部长,他无权对此事作出回应,更不能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签署任何声明。事实上,美方对"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核计划"的说法由来已久,却从未拿出过确凿证据。张爱萍实在不解,美方为何要在本应增进互信的会谈上提出这样的无理要求。 面对张爱萍的据理力争,舒尔茨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语气咄咄逼人地说道:"作为国防部长,我相信你有权签署这份声明。倘若因此影响了中美两国的合作……"话音未落,张爱萍就勃然大怒,再也无法容忍美方的威胁和无理。他拍案而起,将手中文件重重摔在舒尔茨面前,冷冷地回敬道:"我们此次是以友好交流的善意来到贵国,没想到你们却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我只能表示遗憾。我奉劝你们明白,中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绝不会接受毫无依据的指责,更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言罢,张爱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场,留下目瞪口呆的美方代表团。 张爱萍此举虽然引发了一些舆论非议,但在中美两国军方却引起不小反响。对美国国务院的倨傲态度,五角大楼早有不满。张爱萍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表现更是让将领们钦佩不已,直言"不愧是共和国的铁血将军!"。温伯格事后也对媒体表示,"张爱萍部长捍卫自身权益、坚持原则立场的做法值得尊重,美方代表的某些言行确实有失妥当,双方的分歧不应影响中美军事合作大局。"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众说纷纭。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更是借机上书,在邓小平面前对张爱萍大加指责。张爱萍也深感内疚,访美刚一结束就给邓小平写下检讨,称"身为国防部长,在国际场合举止失当,理应引咎辞职"。谁知邓小平看完检讨信后却笑着说:"老张啊,看来你这个脾气,美国人是惹不得啊!"话里话外尽是对张爱萍此举的赞许和支持。 张爱萍此番"硬碰硬"看似冲动,实则是捍卫国格、彰显中国军人铮铮铁骨的一次生动诠释。面对没有事实依据的污蔑,中国有理有据、寸步不让的态度令世人刮目相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张爱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今天的中国不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在原则问题上绝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妥协退让。正如他后来所说:"国之重器,人之本分,容不得半点折辱!威武不能屈,热血铸军魂!"
1984年,国防部长张爱萍访美。回国当天,就给邓小平递上一封检讨信说,“我这个国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07 11:35: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