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敌人包围了黄袍山,声称如果不交出毛泽东,就要血洗黄袍山。黄菊喜却指着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6-28 17:36:28

1927年,敌人包围了黄袍山,声称如果不交出毛泽东,就要血洗黄袍山。黄菊喜却指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吴朝炳说:“他就是共产党。” 黄菊喜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夜珠窝,这是一个偏远且贫困的山村。幼时的黄菊喜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在12岁时被卖作童养媳。尽管童年生活艰辛,但黄菊喜勤劳坚韧,逐渐在黄袍山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她与丈夫一起生活,育有四子两女,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依旧清贫,但一家人相互扶持,生活中充满了温情和希望。 1927年,黄袍山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毛泽东当时正处于筹建工农红军队伍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隐蔽且安全的栖身之地。黄菊喜了解到他们的身份后,毫不犹豫地接待了他们。在黄菊喜的心中,共产党是为穷苦大众谋福利的英雄。她对这些战士们充满了敬意和钦佩,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但她尽力为他们提供了食宿。 毛泽东在与黄菊喜的相处中,深切感受到了她的质朴与善良,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她为“黄菊妈”,这一称呼不仅表达了毛泽东对她的尊敬,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亲近关系。黄菊喜的家成为了毛泽东和战友们的避风港,黄菊喜也因毛泽东的信任和友谊,进一步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 儿子们的革命道路黄菊喜不仅自己支持革命事业,还将这一信念传递给了她的子女。她的长子吴朝义是一个勇敢坚定的青年,在听闻红军招募战士时,黄菊喜毫不犹豫地将他送去参军。她嘱咐儿子一定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争取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吴朝义在江西铜鼓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个消息传来时,黄菊喜心如刀绞,但她依然坚强。她对次子吴朝炳说:“哥哥是你的榜样,为国效力,死得其所。”吴朝炳深受母亲影响,也毅然加入了红军,决心继承哥哥的遗志,为革命事业奋斗。 吴朝炳在部队中表现出色,勇敢无畏。他深知革命道路的艰辛,但他从未退缩。在母亲黄菊喜的教育和鼓励下,吴朝炳不仅继承了哥哥的勇敢精神,还成为了母亲的骄傲和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猛将。他知道,母亲的支持和兄长的牺牲是自己最大的动力。 1927年,黄袍山风云突变,敌军在山间活动频繁,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抓捕毛泽东。一天清晨,敌军大队人马突然包围了黄袍山,声称如果不交出毛泽东,就要血洗整个山村。村民们闻讯惊恐,纷纷躲避,但黄菊喜一家并没有退缩。 毛泽东准备站出来与敌军对峙,但黄菊喜坚决阻止。他们都知道,毛泽东的安全关系到整个革命的命运。一场紧张的对峙在黄菊喜家门前展开。敌军见无人应答,便抓来一位无辜的村民,当场开枪示威,逼迫村民交出毛泽东。 面对敌军的暴行,黄菊喜和村民们快速策划了一场假装撤退的行动,以混淆敌军的视线。然而,敌人的逼迫越来越紧,毛泽东决定要出去面对敌军,但黄菊喜死死拽住了他,她明白,毛泽东是革命的核心,绝不能让他陷入险境。 黄菊喜意识到,为了村民的安全和革命的继续,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她深知次子吴朝炳的决心,含泪将他推出去,假称他为毛泽东,以换取村民的安全。吴朝炳也明白母亲的用意,他坚定地走出门,面对敌人不卑不亢地喊:“你们不是要抓我吗,放了乡民们!” 吴朝炳的举动惊呆了敌人,他们半信半疑地看着这个年轻人,但最终决定先将他抓走,再做进一步审问。黄菊喜看着次子被抓走的背影,泪如雨下,但她知道这是保护毛泽东和村民们的唯一办法。 次日,吴朝炳被敌人残忍杀害,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村民们的平安。黄菊喜知道,次子的牺牲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和革命的希望。她含着泪,整理好儿子的遗物,继续默默支持着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黄菊喜的勇敢和智慧不仅保护了毛泽东,还坚定了村民们对革命的信心。她的家庭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牺牲精神,成为了黄袍山上一段光辉的革命传奇。毛泽东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要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决心。 尽管失去了两个儿子,黄菊喜依然没有动摇对革命的支持。她继续教育剩下的子女们要为国家效力,为家人报仇。黄菊喜的女儿们在她的影响下,也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中,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黄菊喜本人也多次被敌军捉去拷问,但她始终坚守信仰,从未屈服。她经历了无数次的酷刑和威逼利诱,但依然坚定不移,忠于党,忠于人民。她和她的儿女们一样,具有无比的骨气和牺牲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黄菊喜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依然积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她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钱都捐献给国家,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抗美援朝期间,她又动员孙儿参军,为国家出力。1959年,毛主席邀请她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黄菊喜站在天安门前,眼含热泪,感慨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0 阅读:28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