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直接将女兵扛到了炕

历史不陌生 2024-06-28 13:24:16

1937年,地主王学文发现一20岁女兵躺在家门口,见四下无人,直接将女兵扛到了炕上。然而,当女兵解开衣襟后,王学文震惊地说:“怎么会这样……” 1937年冬的一天,地主王学文打算出门办事,可是他刚开门,发现一位年轻的女红军晕倒在家门口。 当时时代混乱,王学文原本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可他又于心不忍,于是趁着四下无人,他将女红军扛到了家里的炕上,妻子也过来帮忙。 女红军突然苏醒过来,随后解开了衣襟并从里面抱出一个刚满月的婴儿,王学文夫妇一看都震惊不已。 只听女红军哽咽说:“王大哥,孩子您收留了吧,以后就跟您姓!” 原来女红军名叫吴仲廉,就在前不久,她生下来一个男婴,可当时红军不但要南征北战,更是缺衣少食,想养活孩子并不是容易的事。 经过再三考虑,吴仲廉和丈夫决定将孩子送给老乡抚养,但普通百姓家,自己都自顾不暇,又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养活孩子。 最终,战友建议他们将孩子送到地主家,虽然夫妻二人不情愿,可为了孩子能够活下来,他们也只能接受。 经过打听,他们听说王学文虽然是地主,可是为人心善,就决定将孩子送给他们。 王学文夫妇听完吴仲廉的叙述后,又看了看脸色通红的婴儿,点头说:你放心,孩子我们收留,一定会将他养大。 因为孩子的父亲姓曾,就给孩子取名叫:王继曾。 吴仲廉含泪告别了儿子,就跟随队伍南征北战,虽然时刻想念和牵挂儿子,可为了革命得胜利,她和丈夫选择了隐忍。 事实证明,将孩子送给王学文是正确的选择,王学文夫妇对王继曾视如己出。 当时王学文家也有一个幼儿,但为了王继曾能够健康成长,王学文妻子将奶水都给了养子,自己的孩子却喝米汤。 他们将王继曾养的白白胖胖,最难能可贵的是,后来他们自己的孩子因病夭折,他们就再也没有要孩子,而是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养子。 新中国成立后,吴仲廉委托他人来接儿子,虽心有不舍,可王学文夫妇还是同意王继曾回到生母身边。 吴仲廉也从来没有忘记王学文一家的恩情,经常让儿子回去探望养父母。 三年困难时期,吴仲廉还将王学文夫妇接到身边生活,王继增对养父养母也非常的孝顺。 不过后来因为身份问题,为了不拖累养子王继曾,王学文夫妇选择回老家生活。

0 阅读:4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