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都是事!”上海,一网约车司机看到大爷骑电瓶车摔倒后无人敢扶,头部流血,躺
舒克儿篮球
2024-06-16 01:18:37
“扶不扶都是事!”上海,一网约车司机看到大爷骑电瓶车摔倒后无人敢扶,头部流血,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司机看不下去,一边取证,一边帮忙报警,没想到大爷站起来后,不依不饶,一口咬定是他撞倒的,交警到来后,将司机的车辆进行扣押!
(本文信息来源:今视频APP2024-05-27 ·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旗下账号 、极目新闻 、澎湃新闻,真实信源,参考资料赘述在结尾)
那是一天,网约车司机卫先生在开着车行驶时,眼角余光瞥见一名老人骑着电瓶车摔倒在地,头部流血,躺在路边动弹不得。
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但都视而不见,甚至有人经过时还回头张望了一番,却没有人上前伸出援手。
这样的场景在现代社会已经屡见不鲜,人们对陌生人的遭遇常常视而不见,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正在日渐式微。
卫先生心思敏捷,从社会新闻中听过许多类似的"见义勇为反遭诽谤"的故事,心里不免有些犹豫。
但当看到老人头部在流血,躺在路边孤苦无助的样子时,他的善良天性还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片刻之间,他做出了扶老人的决定。
不过,卫先生并非盲目冲动,他明白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无赖分子,往往就是看准别人的善心,伺机实施勒索威胁。
为了防止自己落入这样的陷阱,卫先生先是将车停在路边,随即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头,对着路边的情况进行全程录像取证。
待准备妥当,卫先生这才小心翼翼走到老人身旁,查看了一下他的伤情,随后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又拨通了110报警求助。
接下来他一边观察现场情况,一边试图扶起老人,让他清醒过来,一边给老人止血。
过了一会儿,警车的到了现场,老人也渐渐睁开了眼睛,老人一睁开眼,环视四周,突然指着卫先生愤怒地大喊:"就是他撞到我的!都是他的错!"
眼看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卫先生赶紧拿出手机里的录像,并向警察解释自己只是路过并报警相救,但老人执拗地坚持卫先生就是肇事者,而且就算受伤也绝不去医院,只要坐等家人来接他。
目睹这一幕的路人也是一片哗然,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一时间现场十分混乱,警察们见状赶紧按捺住局面,将双方的证词都详细记录下来。
在看过卫先生手机里的现场视频后,他们对真相似乎有了一定了解,但为了防止双方发生进一步的冲突和纠纷,警方决定先将卫先生的网约车予以扣押,等待进一步调查后再作处理。
就这样,卫先生被扣留在了当地警局,期间老人的家属也赶到了现场,警方将案情经过向家属当面说明,并让家属亲自核实了卫先生录像中的现场画面。
家属这才恍然大悟,连连向卫先生道歉,承认自家老人酒后口无遮拦、胡乱诬陷他人,经过这一出纷争,双方最终在警方的调解下化解了矛盾,家属赔偿了卫先生的误工费和交通费用两千元,卫先生也终于被无罪释放。
然而,这件事却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反响,公众对卫先生的见义勇为表示高度赞赏,但同时也对这起事件深有感触:普通民众对于见义勇为、施以援手存在较大的顾虑,生怕一不小心就受到牵连陷害,社会的互帮互助氛围确实正在日渐式微。
这启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社会正义力量撑腰,对诬陷和敲诈勒索者实施惩罚,切实维护"救人于危难"这一符合公理的良知行为,让见义勇为者免受伤害,同时也要广泛宣传相关的政策,鼓励民众大胆而勇敢地去施以援手。
更重要的是,这个案例说明了我们急需从根本上重建社会的信任关系,还社会一个温馨、互帮互助的氛围,不要让社会变得更加冷漠、无情。
我们仍然应该积极弘扬"有事相助、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这理应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这种理念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实际行动建立一个互帮互助、互爱互敬的社会。
唯有如此,每个人遇到危难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求助无门,像卫先生这样善良的人也不会再遭受诬陷伤害。
相反,他们的善举应该被放大、被尊重和赏识,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正能量,照亮每个人心中的那一点人性之光,只有当公众的信任得到重建,不公得到弥补,善举被尊重和赏识时,我们的社会才会有互帮互助的温馨氛围。
0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