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武王墩# 墓主锁定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的名字叫做“酓前”,不是传世文献中记载的“熊完”或者“熊元”,楚王室是嬭姓酓氏,不是传世文献中记载的芈姓熊氏。
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寿县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武王墩墓出土文物表明,楚王室并不姓熊,传世文献记载有误,楚考烈王名字叫做“酓前”。
武王墩和之前出土的楚国青铜铭文与简牍上,楚王都是以酓为氏,楚考烈王叫做“酓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为“熊元”,《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又记载为“熊完”,同样一本《史记》对他的名字记载都不同,可见西汉时期的人,根本就不能准确知道楚考烈王的名字。现在一些专家,弄出一个万字皆可通假的说法,如酓通熊、前通元、前又通完,来牵强附会的掩饰传世文献中记载的错误,已经是极不严肃的了。实际上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名字是不能用通假字来代替的。你在墓碑和族谱中写你祖先的名字,能够用通假字来乱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