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兴江博士讲医案,治疗七八个月才摸到正确的路,第一要靠患者信任,第二要靠医生动脑子,第三说明焦虑的躯体化障碍在临床极难识别,也极难治,没有患者百分百的信任和医生的定力,几乎无治疗之希望!熊博士肯分享这样的病例,点赞👍
54岁女性,主诉胃胀、打嗝、嗳气、反酸、胸闷、早醒(好的时候也只能从10点睡到3点),先后予小柴胡、半夏厚朴、丁香柿蒂、柴胡龙骨牡蛎、小陷胸、枳橘姜、温胆汤等加减,均未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消瘦,瘦一二十斤。问她你焦虑不?她说我生活好得很,我有啥焦虑的,天天乐呵呵的。但最后熊博士什么都不用了,就丹栀逍遥散+蒲公英、酸枣仁,治肠胃的药一个都不用,患者情绪和睡眠逐渐改善,消化道症状也随之好转。
这是个非常精彩的医案啊!病人的胃镜基本没问题,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严重不符,她体验到了远比客观检查痛苦的消化道症状,同时伴随失眠和消瘦,这就是焦虑症,不要怀疑,不要听病人掩饰和辩解,因为中国人不大愿意承认焦虑抑郁这种疾病。医生要有定力,要治焦虑,不要在躯体障碍上打转转(比如肠胃),没有用的,名医杀手的,最后黑中医的大部分是这种类型!病案中的这位阿姨是善良的,也是幸运的,她在身边找到了一个自己信任的中医,愿意反复给她尝试,医患都没有放弃。这位阿姨也是伟大的,因为她的这个病例,给医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医生对焦虑的躯体化障碍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通过讲座让我们也有了深刻认识。
我曾治了一个50左右的女性,总觉得胃中饥饿,有时候刚吃完就饿,甚至还没搁下碗,就又饿了,我换了两次方子都不管用,黔驴技穷之时,她说了一句,我以前也有这个问题,吃黛力新吃好了。我瞬间意识到这是焦虑的躯体化障碍,于是改用合欢皮、旋覆花、龙牡等药,有效,吃几次就停药了。但这个病例我没发表过,为啥呢?太可遇不可求了,这位患者对我没来由的信任,是在医馆夜门诊看的,态度特别好,人很随和,就仿佛和我认识很久一样,我不敢奢望我总能碰到这种患者,情志病最最最难治,没有之一,经常能把医生气半死,我现在都是敬而远之[二哈][二哈][二哈]如能碰到类似这种患者,那是医生的福气,也是患者的善良拯救自己!今天说到这里了,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吧[作揖]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主观感觉与客观检查严重不符的,比如身体的冷热感觉(左边和右边感觉不一样)、无法解释的疼痛感、胃肠道不适、失眠、过快消瘦……基本上都可以判定为焦虑抑郁。不喜勿喷,我只是说了实话,说实话,不应该被骂[允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