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的那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讲的是李大钊同志在1927年4月6日被捕和就义的简要经过,课文是从李大钊孩子的视角撰写的,令人印象深刻。文章中提到,搜捕李大钊的警察和军队到来时,“父亲(李大钊)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但是面对众多的军警,李大钊显然并没有反抗的机会,这把手枪也被特务们夺走了。后来在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纪念馆,我看到了这只手枪,虽然只是复制品,但它仍然忠实还原了手枪的原貌。这并不是当时较为流行的袖珍自动手枪,而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掌内压发式手枪,准确的型号是法国圣埃特内兵工厂出品的格卢瓦8毫米掌心手枪,生产年代是1893年—1912年,算是特种袖珍自卫手枪的一种,平时装在皮套里,外观上看像是装着某种眼镜或者香烟盒,具有不错的隐蔽性。使用时你可以把它握在掌心,只要按压后面的伸缩部分,就能完成一次击发。有趣的是,它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固定式弹仓,能容纳4发子弹,连同膛内的一发,一共能发射5次,每次发射后,随着伸缩部分的后座,空弹壳会从上方自动抛出,下一发子弹进入待发位置,再按压时就能再次击发。不过这种手枪使用极为特殊的短弹,装药量很小,威力相当有限,在几米内杀伤力还行,仅能作为近距离自卫或偷袭使用。如果对手使用的是毛瑟或勃朗宁这类军用手枪,它是无法抗衡的。附图的前三张照片是李大钊纪念馆里陈列的手枪复制品,后四张是海外收藏者收藏的同型手枪实物。
记得读小学六年级时的那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讲的是李大钊同志在1927年4月
航空知识王亚男
2024-05-28 16:48:14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