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3 日凌晨,中国影视界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 ——82 岁的知名导演、演员郭少雄因病离世,走完了他横跨话剧、电影、电视三大领域的艺术人生。这位从兰州话剧团走出的艺术家,用六十余年的深耕,为观众留下《班禅东行》《百色起义》《铁鹰行动》等经典作品,也为行业树起 “匠人精神” 的标杆。
郭少雄的艺术生涯始于话剧舞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主演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懿贵妃》等作品多次引发全国轰动,尤其在《班禅东行》中饰演的 “六世班禅”,因神形兼备的表演被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点赞,还受邀至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研读藏传佛教典籍、学习藏语发音,在排练厅穿着厚重僧袍揣摩三个月,这种 “沉浸式” 创作理念,至今仍被表演院校列为教学范本。
转型影视后,他既在《百色起义》中塑造刚毅的革命者,也在《杂嘴子》里演绎朴实的陕北老农。拍摄《杂嘴子》时,他在黄土高原与农民同吃同住三个月,连皱纹都被评价 “带着黄土气息”,该片更成为国际电影节的焦点。作为导演,他执导的《黄河浪》《大明王朝之夜来风雨》等剧屡创央视收视纪录,《铁鹰行动》中 “不用替身、实景拍摄” 的硬核风格,被业内称为 “涉案剧教科书”。
圈内人回忆,郭少雄晚年仍坚持 “不带提词器” 的创作原则,痛批行业 “流量至上” 的乱象。他在 2019 年接受采访时曾感慨:“我们当年为等一片云彩能在镜头前多停三分钟,全组人跪在红土地上烧香。” 这种对艺术的敬畏,在他最后一部作品《不义之财》中化作台词:“钱能买命,但买不了魂”,成为对时代的隐喻。
追悼会上,十世班禅之子确吉杰布专程前来致哀,张国立等演员通过社交媒体追忆:“郭导教会我们,表演不是‘演’,而是‘活’。” 当年轻观众在弹幕网站刷着 “民国滤镜 yyds” 重温他的作品时,这位老艺术家留下的不仅是光影记忆,更是对 “回归表演本质” 的永恒叩问。正如讣告所言:“他用毕生心血构筑的艺术丰碑,将永远铭刻在观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