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在非洲去世了,生前,她的母亲连她的生日都记不住,死后,她的骨灰撒进了刚果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05-14 17:21:09

一个女孩在非洲去世了,生前,她的母亲连她的生日都记不住,死后,她的骨灰撒进了刚果的河流,她的家人甚至不愿意去带她回家。也许她也不愿意跟他们回来。但是她的银行卡,她攒的钱和拿命换的赔偿金,他们却没有不要。   生命短暂而宝贵,每个人都应当被赋予追求自由与梦想的权利。可现实往往捉弄人心,让这条路途变得崎岖万分。一个名叫周燕玲的女孩,就注定了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   周燕玲从小就过着备受冷落和漠视的生活。母亲对她缺乏基本的关爱,连她的生日都常常记不住。贫穷的家境让她无法得到应有的呵护,反而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周燕玲上学后,学校成了她暂时的避风港,可家长会时母亲的冷嘲热讽却让她再次感到无助。申请贫困补助时,本该获得家人支持,但周燕玲却只换来了责备和指责。在父母的冷淡中,周燕玲逐渐对亲情失去了期待,她渴望逃离这个让她无法呼吸的家庭牢笼。   作为法语专业的学生,周燕玲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去往遥远的法国留学。可梦想如同天边的星星,遥不可及。高昂的留学费用成了她追梦路上的绊脚石,将理想生生压抑。为了实现心中渴望,周燕玲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辛之路——前往非洲打拼。   在陌生而又充满未知的非洲土地上,周燕玲做起了推销布匹、上门讨债的艰苦工作。面对高大黝黑的非洲人,这个身材单薄的女孩总是感到一丝惶恐。但非洲所带给她的,是前所未有的自由空气。在这片辽阔而原始的土地上,周燕玲仿佛能真正呼吸到新鲜空气,她终于摆脱了家庭的桎梏,体会到人生的自在与解放。   朋友眼中的周燕玲,是个坚韧勇敢、热心善良的好姑娘。她总会抽时间与远在他乡的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异国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处,她便会给朋友寄去当地的特产。   有位要远赴北国的朋友,周燕玲更是体贴入微,特意为她购置了厚实的冬衣。朋友们的欣赏和支持,给予了这个异乡漂泊女孩源源不断的力量和温暖。   在非洲的岁月里,周燕玲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终于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不久后她就可以去法国留学,到巴黎观看奥运会,甚至还可以养一只可爱的宠物狗。朋友们祝福她,梦想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一年就能实现。   可命运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一场突如其来的疟疾,夺走了周燕玲年轻的生命。尽管如今疟疾的致死率已经极低,但不幸的是,周燕玲就染上了疾病。就在她几乎就要实现梦想的时候,生命之花悄然凋零。   公司得知噩耗后,希望周燕玲的家人能够前来非洲,认领她的遗体并为她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但令人痛心的是,她的家人知道后,首先关心的竟然是周燕玲留下了多少钱财。当得知公司方面不清楚时,家人干脆要求将她的贵重物品全数寄回。面对公司特意为他们办理的签证和机票,家人却漠不关心,拒绝亲自前往。   最后,周燕玲只能在异国他乡安息,骨灰被洒进了刚果河,化作大地的一部分。而那笔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赔偿金和她辛苦攒下的积蓄,则被家人一分不漏地收入囊中。或许,对周燕玲而言,能永远留在非洲这片自由广阔的土地上,才是她内心最大的渴望。   人生如花朵般转瞬即逝,但执着追梦的精神将永存。周燕玲用自己短暂却闪亮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她为自由而生,为理想而行,可命运却如此捉弄,让她最终只能作为一个永恒的旅人安息在异国他乡。她的离世虽然令人扼腕痛惜,但她勇敢追求自我的坚韧与勇气,必将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   周燕玲的故事警示我们,家庭理应成为生命中温馨的避风港,而非困绑人生的枷锁囚笼。对于渴望自由的灵魂而言,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也会毅然前行。周燕玲没有被家庭的囚笼所禁锢,而是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双手,在异国他乡努力拼搏,追逐自己的梦想。而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人物》杂志在2024年5月10日关于《一个漂泊女孩的一生》的报道。

0 阅读:1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