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精明的张幼仪大发国难财,买了两箩筐染军服用的染料,等到价钱涨到100倍且国家没有办法从德国进货的时候在卖掉。晚年,她自豪地说:“当时利用战争,我赚了一大笔钱!” 1922年,在次子彼得出生一个月后,张幼仪接到了徐志摩的离婚协议书,此时经历过众多波折和坎坷的她,已经不再执拗于这段婚姻并果断签字。 离婚后的张幼仪选择继续留在德国,她开始努力读书,提升自己。三年后,成功蜕变的张幼仪回到了国内,和徐志摩的那段婚姻也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 回到上海后,张幼仪开始踏入职场,起初她在一所学校担任德语老师,后来受哥哥的邀请成为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 至此,张幼仪开始征战商场,除了出任银行副总裁外,她还出任徐志摩和八弟等人合伙创办的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 张幼仪做事情雷厉风行而且为人非常勤快,每天她都是最早到公司的也是最晚下班的,她的办公桌就放在大厅里,这样可以观察到每一位员工的举动。 经过几年的打拼,张幼仪已经从“弃妇”转变成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女商人”,连曾经将她贬低到一文不值的徐志摩都说:“她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她现在是什么都不怕了!” 1934年,张幼仪的二哥主持成了国家社会党,张幼仪又受邀管理该社会党的财务,一时间,她威风八面,成为无数女子羡慕的对象。 但张幼仪的精明远不及此,战争爆发后,凭借多年在商场的打拼,她再次嗅到了“商机”,于是她兴冲冲地和家人说:“发财的机会来了!” 随后张幼仪拿出家里大部分继续,开始囤积军用燃料和军用棉,待价格上涨到100倍且国家无法从国外进口这些军用燃料时,她在高价抛售,大发了一笔国难财。 但张幼仪并不满足,之后她又开始囤积黄金,待价格翻了数倍后再出手。就这样,靠着发国难财张幼仪的身价水涨船高。 而抗战胜利后,张幼仪并没有留在国内而是选择去了香港,之后又选择定居美国,包括她唯一的儿子一家也成为了美籍华人。 虽然在婚姻上,徐志摩对不起张幼仪,但在民族大义上,张幼仪和徐志摩确实不在一个频道上。 早年在国外留学,徐志摩就经常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遭遇列强侵入时,他更是对那些侵略者恨之入骨。 不管徐志摩对感情态度如何,在大是大非上,他还有有文人风骨的,很多人说,这也是徐志摩喜欢林徽因而排斥张幼仪的根本原因。 张幼仪出身于商人家庭,更看中个人利益得失,而林徽因一家则是满门忠烈,林徽因的叔叔是烈士,她的父亲林长民也是爱国人士。 除此外,林徽因的弟弟在抗战时血染长空,为国捐躯,林徽因本人在国难当头时,也拒绝出国甚至做好了跳江的准备。 建国后,张幼仪带着国难时赚的钱财去了香港,过着富足的生活,林徽因则放弃出国机会,留在国内和同胞们一起重建家园。 所以很多人说,张幼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林徽因才是家国情怀和风骨的女性,徐志摩深爱后者并没有问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抗战时,精明的张幼仪大发国难财,买了两箩筐染军服用的染料,等到价钱涨到100倍且
历史不陌生
2024-05-13 09:45:40
0
阅读:243
心如晴空
才女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