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一个14年未见的故旧,发现人看着没变、聊着也没变,突然就很感动。那一下,突然就有了14年光阴“弹指一挥间”的错觉。 这种回到原点的感觉,就像我们早上各自拿了一张14年面值的人生体验卡,体验完了之后,下午我们互相交换体验卡。然后作恍然大悟状:“噢,你体验了这个,你还体验了那个,噢,挺好挺好。” 尔后,相视一笑。 回来的路上,意识到这一别或许就是另一个14年不见的开端,当然,或许更久。之所以有这样的“意识”当然是因为,我们交换人生体验卡的时候已经发现:我们的人生已极难再有相同的交点。 所谓的“没变”,实际只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某种感觉罢了。我终究是读懂了曹丕《与吴质书》的那句“节同时异,物是人非!”物是人非,是所有人都没法逃过的宿命,造就这种宿命的,当然是这一刻仍在我的键盘里溜走的时间。 归来路上,也开始总结过去那张人生体验卡,并反思该如何用下一张人生体验卡。当然,也开始掰着指头算:自己的人生体验卡究竟还剩几张,加起来又有多少天。 活70岁算,我的数张人生体验卡加起来,面值也就2万5千天,跟红军2万5千里长征面值一致。 算完后,发现自己想体验的还太多太多,好在,体验卡里的余额还算充足。我算好了:只要不浪费太多余额,我想体验的,应该都可以走一道。 这会儿,我开始想另外一个问题:怎么把我的人生体验卡用到极致呢?是制定大目标,然后严格安排好每一天,并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呢?还是,期待结果的同时,完全沉浸在过程里,并细细体验各种? 听起来很不错,可那样干,就体验不到失败了,就错过了失败这种人生体验了。那样,成功好像也就没有太大的滋味了。 我的这种想法,有点像史铁生在《我和地坛》里的“完美人生设计”,太完美导致失真,继而索然无味。 就在我以为我今晚做梦都得琢磨“人生体验卡”的当口,有个声音从脑子里冒出来:“你以为你拿着体验卡,就可以完全掌控人生吗?这是两码事,你能掌控的实际只有此时此刻,而已。” 这下,我才完全释然,并且明白:想太多,一点用没有。想得再多,也不如好好体验此时此刻。至于什么目标计划一类的,可以定,但不要强求结果,结果在天不在人,毕竟,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此时此刻(过程)。 结论也出来了:人生体验卡怎么用不重要,是否用到极致也不重要,能带来什么也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总有一天,卡的余额用完的时候,体验卡换来的东西也要被收走。真正重要的是:当下的这一刻,即此时此刻。 我的此时此刻,是在和你们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所悟,全身心临在地做分享。 最后,祝你们接下来的每一张人生体验卡里的每一个“此时此刻”,也都全身心临在。全身心临在,是终极拥有,是不留遗憾地过好一生的唯一方式,这应当是个秘密! 祝好!
见了一个14年未见的故旧,发现人看着没变、聊着也没变,突然就很感动。那一下,突然
李满谈过去
2024-05-10 20:46:35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