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今年第五次听到关于中美差距的相同论调了:“中国要想赶上美国,必须得尽

李满谈过去 2024-05-08 10:50:13

今天,已经是今年第五次听到关于中美差距的相同论调了:“中国要想赶上美国,必须得尽快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不了,‘赶上’都不可能,更别提超越了。” 五位同时提到这个问题的,全是清一色的美国华人,他们说的这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进世界人才”。 其中,Linda认为:“只要中国只能在14亿人里选人才,她就永远不可能赶超在77亿人里选人才的美国。” 这番话,多少让那些沉浸在“中国正蓬勃发展中”的中国人诧异,在他们眼里:中美确实有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赶超美国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好听的话往往不中用,中用的话往往不好听。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后,我发现:这些美国华人说的,都是真的。 二战以后,美国在世界的地位逐渐被确立,其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涌入。 二战时,德国工业极其发达,他们也是基于此,才挑起战争。德国战败后,美国第一时间将德国的科学家引入美国,其中光是专家就有1500名。 当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经济并不好,美国没花多少气力,就将这些德国科学家请到了美国。与此同时,二战后获得大量钱财且本身经济就很好的美国,还引入了英国等各国的顶级人才。 而在更早的二战时期,美国的大学就吸纳了1700多名各领域顶级犹太裔教授,如爱因斯坦、尼伦伯格等等。 冷战时期,美国的人才引进计划,甚至导致苏联200位专家借考察之机集体叛变的情况。 人才,尤其顶级科技人才是国家腾飞的基础,他们的到来,为美国后来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人才的涌入,还让美国迅速成为了世界的创造、创意、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中心。 吃了人才“红利”的美国,如今依旧极其注重世界各国的人才引进。有句话能证明美国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厉害”:美国从来不缺人才,因为每天都有大量人才涌入美国。 反观中国,我们一直没有引进人才的习惯,当然这个习惯多少是“被动养成”,因为国外,尤其西方的人才根本不愿意来中国,所以,中国目前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选拔人才。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才,倾向于出国,尤其前往美国者众多,他们都认为:前往国外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福利待遇、更好地科研环境。 如今的中国精英阶层,还倾向于让子女出国留学,这部分留学生中,有很多后来都会选择留在国外。以至于,有句让人很难听的话正在流传:“清华北大是美国的黄埔军校……” 有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每100位顶尖的材料专家中就有15位是中国人,可留在国内助力中国发展的却只有3位。这是什么概念,五分之四的人才流失率。 综上,美国华人提出的问题当真是提到了点子上,中国人听到这个问题会痛,但痛才能引发反思。 承认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开端,面对中国在人才引进、流失方面存在的问题,唯有改变,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如何解决?效仿美国利用关键节点“抢人才”是一方面;将国内科研环境更好地改进是一方面;不断提高中国的实力、国际影响力是第三方面。 只有把这方面做好了,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回流,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他国人才来中国发展。

0 阅读:481

评论列表

老友

老友

8
2024-05-08 18:24

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又想回国求生,还要假装高尚。

老朽

老朽

8
2024-05-09 07:10

亚裔细分能让这些华人人才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上赶子努力也融入不了白人圈子。

拖肥

拖肥

7
2024-05-08 16:10

华为至少几千外国工程师,他们算不算人才?

拖肥 回复 05-09 09:25
你是说那几万润人么?[抠鼻]

forwhat369 回复 拖肥 09-12 20:20
看看美国的尖端人才有多少是他们自产的!

阿黑

阿黑

5
2024-05-08 16:30

过十年再看

悟道有代价

悟道有代价

2024-05-09 07:35

只要真富真强了哪会缺人才,穷得打鬼时哭天脆地也无人理睬。

和成天下

和成天下

2024-05-09 07:27

说的是事实,只不过再多的人才也需要把想法落地,没有工程师工人没有基础工业,只能是中看不中用,没看美国坦克多少年没更新了?登月计划拖了多久了?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