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死后,换寿衣前,秘书赵炜和工作人员竟一针一线地对破旧的寿衣进行缝补?这一反常行为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1992年7月11日,即周恩来辞世16年后,他的夫人邓颖超辞世,享年88岁。因周恩来与邓颖超没有留下子嗣,负责处理丧葬事宜的是在她身边时间最长的秘书赵炜。 一切安排妥当后,就是换寿衣的环节了。通常,死者的寿衣都是新衣,而且是里三层外三层,这当然是为了“体面”。 可为邓颖超换寿衣时,赵炜却说:“邓大姐在周总理去世那年,就把寿衣准备好了,让我收好,她反复叮嘱我,走后要穿着这件衣服离开。” 赵炜还说,邓大姐让她保存的那件寿衣是一套黑西装,已经补丁摞补丁了。当时并不了解情况的赵炜忍不住问:“这衣服补丁太多了,不能重新挑一件吗?”邓颖超听了直摇头,说:“死后里三层、外三层的穿新衣服,那是给活人看的,烧了是一种浪费,我这件挺好。” 赵炜拗不过邓颖超,只好将这套衣服收了起来。 为邓颖超换寿衣前,赵炜从衣柜里取出了邓颖超十六年前托她存放的那套衣服。衣服被拿出后,所有人都傻眼了:“那套衣服的袖子也破了,西服里子也破了,就连裤腰也破了,上面打着好几个补丁,还是各种料子的都有。” 看到这样一件“破衣”后,一群人大眼瞪小眼说:“赵姐,这件衣服还能穿吗?都破成这样了?我们给大姐挑一件好一点的衣服,不好吗?” 大家实在不忍心让辛苦、劳碌且节俭了一辈子的邓颖超穿着一件破衣离开。赵炜理解大家的心思,说实话,她也不想如此。良久的沉默后,她终于开口说出了真相: “我其实也不愿这样,可这件衣服是她(邓颖超)最后一次见周总理的时候穿的,周总理追悼会上她也穿的这件。我向她保证过,(等她死后)一定给她换上这件。” 听到赵炜的解释后,大家都不再说什么,只拿起针线,眼含热泪地仔细地缝补着。待确定所有破处都被缝合好后,时间已经到了凌晨。西花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来到了北京医院,为邓颖超换最后一次衣服。 根据赵炜的回忆,那天邓颖超内穿一件紫红色毛衣,外面是春绸面的棉袄,最外面套着的就是那一套黑色的华达呢西装。 邓颖超最终就是穿着这套西装入殓,入殓后是简单的告别仪式。仪式后,八名解放军战士抬着邓颖超的灵柩走出告别室,赵炜等工作人员一路护送其遗体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 邓颖超的灵车驶过长安街时,十六年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再次重现。长安街两旁肃立着前来送她最后一程的群众,送别人群里的很多,都是当年送别周总理的人。 只是,时隔十六年,当年被抱在怀中的婴儿,已长成少年,而那时的红领巾则带着自己的孩子讲述着十六年前那个寒冬的故事。 邓颖超的遗体在革命公墓告别厅,接受了民众的瞻仰吊唁,之后,她的遗体被火化。火化后,负责收取遗骨的是赵炜和高振普,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收取邓颖超骨灰的骨灰盒,正是当年装过周恩来骨灰的骨灰盒。 邓颖超的骨灰在挥洒入海河前,被放置在她和周恩来生前居所西花厅度过了最后一夜。 1992年7月18日,即邓颖超头七那天,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她的骨灰被撒向了大海。 十六年前,周恩来的骨灰以同样的方式洒向海河;十六年后,他最爱的夫人邓颖超的骨灰亦以同样的方式,被撒向海河,而且,装置他们骨灰的,还是同一个骨灰盒。 有一本小说里,曾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不知不觉你走了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我老了好多,因为怕你不能认出老了的我,我特地穿了我送你走时穿的那件衣裳,你说那身衣裳最衬我,我穿上它,你应该能第一眼就认出我来……” 想来,坚持穿那身黑西装的邓颖超,也一定怀有这样的想法。想来,他和她也定已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了。
邓颖超死后,换寿衣前,秘书赵炜和工作人员竟一针一线地对破旧的寿衣进行缝补?这一反
李满谈过去
2024-04-27 11:48:22
0
阅读: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