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通胀!走钢丝的美联储!危机四伏通常来说,收益率倒挂跟出现某种危机是正相关关

庚黑星君 2024-04-07 15:01:34

失控的通胀!走钢丝的美联储!危机四伏

通常来说,收益率倒挂跟出现某种危机是正相关关系。

比如,两次储贷业危机,互联网泡沫和08年金融危机都出现了收益率倒挂。

而这一次倒挂的深度和时间的长度一点也不小,那么累积起来的风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释放了。

什么?哪里有风险?我怎么看不见?

能被看见的,也就不是风险了。

哪一次危机之前,大家不是认为一切都十分美好呢?

像我们这边,一大群人天天担心债务风险,反而就没啥风险。

而现在,市场都在yy美国软着落,这反而更加值得担心。

一、美股波动率处于最低水平

美股最近十几年的特征就是缓涨急跌。

这种特征背后的推手主要就是美联储的呵护。

美联储通过QE和预期管理,将美国的波动率长期压制在很低的位置,促使它缓涨。

但总是某个位置兜不住,于是出现一波急速下跌。

然后美联储又化身超人力挽狂澜。

下跌止住后,美股波动率又继续被压低到很低的水平。

其实我们最应该羡慕的是美股的低波动率,而不是能涨多高。

因为只有低波动,股市才能成为财富的蓄水池。

现在国家队持续压低沪深300的波动率,目的就在于此。

波动率不压低,别指望走慢牛行情。

现在美股的波动率又被压到最低的水平了,而且美股的估值也在相对高位了。大家开始对着美股喊yyds。

急跌何时会发生呢?

这次美联储能兜得住吗?

二、走钢丝的美联储

现在的美联储有点像个小丑。

数据好的时候,官员们各个都冒出放鹰;数据不好的时候,官员们则放鸽。

试图让金融和经济能够稳定到自己消化掉所有潜在危机。

但这很明显就是踢皮球和甩锅的做法,这是官员们经常玩的伎俩。

最近这种伎俩玩得让人迷糊了。

就业数据好,通胀持续过热,但美联储官员的口风在分化了。

反正无论什么数据出来,都有美联储官员放鹰,也有官员放鸽。

搞得市场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信谁。

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官员发言有没跟鲍威尔报备过。

如果没有报备,他们言论可真自由,但同时,这些官员也真是孬种。

在议息会议上不直接投反对票,平时闲得蛋疼,总要发表几句言论,刷刷存在感。

为啥议息会议上不直接投反对票呢?因为从众可以避免承担责任嘛。

而平时出来瞎bb则不用承担责任。然后美其名曰:预期管理。

现在预期被管理得越来越混乱。

周五发布了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的强。

但美股居然大涨,似乎不担心美联储放鹰和加息了。

美债利率走高,美元走高,但黄金也同时走高。真是遇见鬼了。

现在大类资产的价格处于一种小鹿乱撞的阶段,很难从中理出什么站得住脚的逻辑。

三、拜登刷存在感,特朗普拆台

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全球非美股市打了个喷嚏。

Image

但拜登站出来说:3月非农就业报告是“美国复苏的一个里程碑”。“三年前,我接手的是一个濒临崩溃的经济体。今天的报告显示,3月份新增30.3万个就业岗位,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超过了自我上任以来新增1500万个就业岗位的里程碑。这意味着额外的1500万人获得了工作带来的尊严和尊重。”

这就给美联储更大的考验了。

继续加息吧,怕美国人失业,美国民众会投谁当总统呢?

如果放任通胀吧,又害怕把金融和经济憋出毛病来,到时候来一个大的衰退就更麻烦了。

面对这么难做的决定,那就躺平吧。

把皮球踢来踢去,维持现状就好了,希望某一天市场自己能化解掉所有隐患。

站在官员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确会这样做。

毕竟在这种极其不确定的时间,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正所谓做得多,错得多。

不作为才是最佳选择。反正用嘴加息和降息不用承担责任。

然而,它总有一天会面对历史规律的检验,不停压制波动率的做法,总有一天要面对波动率的放大。而这种波动率的放大,一定是发生在它最不想看到的环节。

对了,在拜登刷存在感的时候,特朗普团队出来拆台,说:

非农数据中的拥有多份工作的人数上个月增加了2.7%,自这位前总统卸任以来增加了27%。

意思是:美国人需要打几份工,才能负担得起拜登领导下的美国。尼马这是要累死美国人呀!!!

不知道金融和经济的低波动能不能持续到美国选举结束。

但美国选举结束那会,估计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释放出来。

拜登和特朗普谁上台对我们好一些呢?

这事就太难预测了。

只能说,拜登爱跟世界玩憋尿游戏,一面顶着高通胀和高利率,一面又用宽财政按摩自己的膀胱。

就看世界上什么地区先憋不住,把膀胱给憋炸了。

这次拜登可能很郁闷,怎么憋了这么久也没把其他国家的膀胱憋绷呢?

然后耶伦大妈则憋不住了,跑到 我们这里来推销美债,想持续玩宽财政。

这种玩法就有利于美股头部科技企业。

而特朗普的玩法就是另外一个镜像。

这疯老头随然天天跟个孩子一样撒泼,但实际伤害反而没那么大。

四、美联储失控

虽然美联储的如意算盘是拖到经济在不发生危机的情况下自然着陆。

但我不认为美联储能够预测油价的走势,更不可能把控得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 局势 。

此外,他也控制不了俄罗斯的心情,预测不了印度的基建计划,摸不清中国经济的韧性。

所以,仅仅通过利率来压制通胀的效果并非那么直接有效。

之前是服务业很火,美股很热。使得财富效应很高。

现在美国PMI也抬头了,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也热起来了。

后面想把通胀平稳的压下去,难度更大。

美国自己主导的逆全球化的世界格局里,不可能是低波动的。

之前的宏观范式都会瓦解。

比如,我们看到最近美元和黄金的走势就不按老套路出牌了。

铜价的走势也不完全看中国的PMI了。

上面说到的油价,更是难以把控。

五、我们该怎么办?

说实在的,想通过预测宏观经济来做投资,这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

否则,为啥经济学家里大都没几个人在做投资呢?

其实大家对世界局势有这么大的焦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仓位不合理。

要知道,不管我们对世界局势有多担忧,很多大类资产都可能会持续上涨很长时间,如果空仓,就完蛋了。

同样的道理,它们也可能瞬间崩溃,来一个急跌。如果满仓,估计是睡不着觉的。

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承认自己无法预测。

我们有两个终极武器,一个是仓位 ,另一个就是时间。

假设你一直都是半仓,我相信你不会这么焦虑。

如果你不在估值高的时候买,再怎么亏,也亏不到哪里去,这都是可以用时间轻松化解掉的。

而且呀,一件事是福还是祸,通常都是难以预料的。

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封控得很严格,从而使得我们的制造业恢复得很快。

而全世界则因为混乱导致供给紧缺。

此时,我们正好薅了全世界的羊毛。

在别人大放水救市的时候,我们反而很克制,并且一个劲的扩大产能。

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

于是,人家是通胀,我们是通缩。

看起来,似乎我们又没占到什么便宜。

但未来呢?

也很难说,别人都希望通胀降温,但又不敢随便宽松货币,显得非常被动。

但我们宽松的空间还很大,可以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说白了,过去的优势,可能是现在的劣势;而现在的劣势,可能是未来的优势。

咱们哪,还是少去瞎操心这些自己完全无法预测的宏观环境了。

投资的核心从来不是宏观预测。

0 阅读:199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