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菜农,在浇水的时候,会顺便把一些肥料兑到水里,用水管或者水壶一路浇过去。
这个动作行云流水,一片菜地没多久就浇完了。
其实这就是很有名的“冲施肥”。
方法用得对,一天能省下两小时施肥时间,种菜会轻松不少。
什么是冲施肥
冲施肥,是指把固体或液体肥料溶解到水里,随灌溉水一起施到作物根区的施肥方法。
通常通过沟灌、畦灌或浇水设备进行。原理是利用了水作为载体,把养分带到土壤中,供作物吸收。
冲施肥不属于精确施肥,它的优点是快和方便,适合在蔬菜生长期间快速补充养分。
尤其在气候高温、作物需肥量大时,农户常采用这种方式追肥。
使用冲施肥,最直接的好处是省时。
传统施肥需要先开沟、再撒肥、然后覆土,最后还要浇水。
冲施肥把撒肥和浇水合成一步,用时大幅减少。
比如一亩地的蔬菜,传统施肥可能要三四个小时,冲施肥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其次,冲施肥能快速起效。
肥料溶于水后,随水渗入根区,作物能在短期内吸收利用。
对于缺肥症状明显的田块,起到很好的补救作用。
另外,冲施肥对土壤扰动小。
不需要每次施肥都开沟,减少了土壤结构的破坏,也降低了根系受损的风险。
哪种肥料作为冲施肥
适合冲施的肥料必须水溶性好,杂质少,不易堵塞灌溉设备。
以下五种是常见的选择:
尿素:含氮量高,达46%,易溶于水,适合快速补氮。
硫酸铵:氮硫复合肥料,水溶性好,酸性土壤适用。
氯化钾:钾含量60%左右,溶解快,适合补钾。
磷酸二氢钾:磷钾复合肥,完全水溶,常用于叶菜和果菜后期补肥。
水溶复合肥:市面上有大量均衡型水溶复合肥,比如氮磷钾比例15-15-15的,养分全面,操作方便。
选择时,要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情况决定。
不建议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或杂质多的土杂肥冲施,容易堵塞管道,且养分释放不稳定。
三种冲施的手法
冲施肥的操作手法主要有三种,可根据设施条件和地块大小选择。
第一种是随水冲施。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先将肥料在大桶或水池中溶解,搅拌成母液。
然后在浇水时,将母液缓缓倒入流动的水中,使其随水流入田间。
要注意控制浓度和流速,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第二种是沟灌冲施。
适用于垄作蔬菜,如番茄、黄瓜等。
浇水时,将肥料溶液直接注入垄沟中,让水和肥料一起沿沟下渗。
这种方法养分集中,吸收效率较高。
第三种是通过滴灌或喷灌系统冲施。
这对设施农业更适用。
先将肥料溶解于施肥罐中,然后通过泵压将肥液注入灌溉系统。此方法节水节肥,分布均匀,但需要配套设备。
操作的时候一定注意,肥料应先完全溶解再使用,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冲肥,以减少挥发,每次用量不宜过多,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冲施肥手法得当,熟练的话,每天省下两小时以上时间是很有可能的,但要注意,冲施肥不能作为基肥,因为会肥料浪费和盐分过高。所以,冲施肥只能作为追肥,不适合代替基肥,这个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