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投乳鸽到日常送快件,不知不觉间,我国无人机实现了很大发展】
前几天某语走访了顺丰旗下丰翼无人机在深圳的一个运营中心,最大感受是我国无人机应用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取得大量成就,已经不是作秀的花瓶,而是实际的生产工具。分享一些参观学习的见闻:
1、无人机已经充分融入物流体系。以丰翼无人机为例,上级的顺丰大系统会根据时效性、价格、重量等因素,向无人机运输系统派单(丰翼无人机自己的系统也可以接单),并安排物流车、快递小哥等无缝衔接前后段运输。“大家快递寄什么,无人机就运什么。”从海鲜、到医疗用品、到文件、到美食外卖,只要不是航空禁运的物品,全部可以接单。参观当天的午餐就是直线距离15公里外餐厅制作的乳鸽,店家把食物交给临近的无人机站点,飞机载货起飞,10分钟出头就送达,鸽子还是热的。
2、空域难题已经得到极大缓解。目前,物流无人机按“固定起降点、固定航路飞行”模式运行。对于企业新设起降点和航路的申请,监管方已经建立明确、高效、对企业友好的审批流程。据深圳市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开通低空航线126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89个,当年无人机载货及综合飞行60多万架次。目前丰翼无人机在珠三角地区日最高接单量已经突破1万 - 注意,这可是在我国空域最繁忙地区实现的成绩。
3、行业开始向2C(直接服务民众)方向深耕。无人机送货app很快就要上线外卖点单功能,逐渐向日常生活渗透;企业也通过定价策略培育2C市场,以丰翼最近物流产品为例,对于顾客指定由无人机运输的快件,按单件市内12元、跨城40元一口价收费。对于急件,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无人机行业的下一个明珠,无疑是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开发和应用,其进度既取决于产品本身,也取决于管理、运行等配套体系的建设,而后者可以继承自现有经验。相信我国规模宏大、类型多样的无人机应用积累,会助推行业取得哪怕全球范围内也是领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