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丧户记录的“后事账”:停尸4天,8位乐手每人每天300元,台子费2700

自由的看闻 2024-04-02 11:55:42

这是一家丧户记录的“后事账”:停尸4天,8位乐手每人每天300元,台子费2700元,一位厨师每天1000元,加上殡葬费、宴席费等一共花了5万元,这家丧户以务农为主,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屋里的家具电器陈旧,舍不得换。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发布了一条关于殡葬问题记者调查报告,报告称: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殡葬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包括脱贫村在内的一些农村地区,动辄数万元的殡葬费依然是群众一笔不小的负担。 根据记者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依然存在以下2点最突出的问题: 1:殡葬的东西不讲价,同材质的骨灰盒有的售价1000元,有的售价4000元,购买者分不清啥是“紫檀黑檀”,很容易上当受骗,觉得贵的就是好的花钱多就是排场,就是尽孝,很多地方出现“万元骨灰盒”,但是到底是否物有所值并不清楚。 2:借钱也要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大操大办,攀比要面子的风气依然严重,有家并不富裕农户记录了一份这样的“后事账”:停尸4天,8位乐手每人每天300元,台子费2700元,厨师每天1000元,一共花了5万多元。 3:丧事人情随礼逐年攀升,从以前的送祭品到现在的随礼,即使在乡村,随礼钱也增加到500,1000。 在农村如果出现这样的“殡葬巨额消费”,真的很不应该,在我们老家,普普通通的一场殡葬费用也少不了2万多元,其中修建坟墓需要2000多元,丧事用品10000元,招待客人宴席10000至20000元,我们这里还没有请乐队的习惯,宴席请的也是流动做饭厨师,一桌酒席大约500到600元,一般丧事3天,仅仅宴席就需要三十四桌。 花费这么多,似乎有没有哪一项钱可以节省的,但是仔细想想,哪一项都不是物有所值,只不过就是“丧事不讲价”,花了很多冤枉钱。 对于记者调查结果,很多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葬礼有什么好攀比的?活着的时候多尽孝,死了再排场也没有意义。 2:活着不尽孝,街坊邻居会不会更笑话? 3:面子不值钱,所以穷是有原因的。 4:只要生前尽到孝,根本就不怕别人说,我们这平均6万一场,我爸去世才花了一万八,之前9为了照顾父亲放下所有的事情,父亲生病花了三四十万,谁敢说我不孝? 5:再排场,都是做给自己看的,自私,活着的时候孝顺比什么都强。 从读者留言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认同一个观点,就是生前孝顺比什么都重要,之所以出现这种“巨额葬礼”的现象,一是随俗,二是攀比,三就是所谓的“面子”。 所有这一切,也只不过是没有明白真正的“孝”是什么,或者明白的并不透彻。 丧事花钱越多就是越孝顺,这种冠冕堂皇的自私思想已经成为群体意识,甚至宁愿承受“不堪负重”。 当然,陋习的形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要想纠正同样也不可能速成。 我们希望会有那么一天。

0 阅读:99
自由的看闻

自由的看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