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究竟存不存在奴隶社会的问题,这个也需要做一些说明。中国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是存在奴隶社会的,比如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在1956年以前都还是奴隶社会,这个史学界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在藏族地区,云南傣族地区,新疆的部分维吾尔族地区,历史上长期存在农奴制度,这个也没有什么争议。出现争议的是汉族历史上究竟存不存在奴隶社会?
应该说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段论”输入中国以前,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史书中是没有汉族存在奴隶社会的记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输入中国以后,中国古代汉族存在奴隶社会的观点也是有巨大争议的。
即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内部都存在巨大争议,夏朝的情况当时还搞不清楚,郭沫若认为商代是氏族制社会,不是奴隶制社会,吕振羽、翦伯赞认为商代是奴隶制,西周则是封建制,范文澜也认为西周是封建制度,不是奴隶制度。郭沫若还撰文指出,吕振羽、翦伯赞将商代认定为奴隶制社会,是因为胡乱解释甲骨文,将“弇奴”说成是商代活埋奴隶,郭沫若说“弇奴”两个字实际上是“冥嘉”,是占卜妇女分娩是否吉利,与奴隶制风马牛不相及。但郭沫若又指控秦国和秦代是奴隶制社会,认为孔子和儒家在先秦时代是代表社会进步的,是民本主义的,是反对奴隶制的,而秦始皇和法家是搞奴隶制专政的。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也说秦国是落后的奴隶制,在统一六国以后,又把这种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推广到全中国,齐、楚、燕、赵、魏、韩社会制度实际上比秦国先进,楚国的文明程度最高。
这种说法毛泽东首先就不同意,所以才有《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皆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又说:“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
最后中国教科书上的说法,就变成夏商周都是奴隶制社会,秦代是封建制,秦灭六国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教科书虽然这样写,但历史真相是否如此,仍然存在巨大争议。很多历史学家仍然不认为汉族历史上存在奴隶社会。说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实际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殷墟考古工作队队长唐际根就专门做过说明,从地下考古来看,不支持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殷墟被杀害的殉人,实际上是战场上获取的俘虏,他们的身份并不是奴隶,商朝社会的生产主要是由各个氏族来负责的,这些氏族成员的身份也不是奴隶。连商朝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都站不住脚,夏和周是奴隶制社会的说法就更成问题了。
陈志武老师在网上授课时说,“中国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应该没有”,指的就是汉族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社会,他这种说法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暴论”,而是中国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很多专家学者共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