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感谢我们那个年代的大纲版高考,那会纯靠努力,往死里学,绝无可能考上600分,因为它会设置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这些题目无法通过刷题来“破解”,清华北大收分我记得也才630左右,所以我们那个年代真正成绩好的人并不是书呆子。在我们学校,像图一里一样努力的人也有,但通常在班里面排中下游(倒数居多)。
但现在世道变了,变成新课标之后,一本线拔高了快100分,清北收分快700了,选拔机制从侧重“天赋”转到了“忍耐力”(听话、努力)。
呼吁尽快改革,让高考更多地选拔天赋

挺感谢我们那个年代的大纲版高考,那会纯靠努力,往死里学,绝无可能考上600分,因为它会设置一些高难度的题目,这些题目无法通过刷题来“破解”,清华北大收分我记得也才630左右,所以我们那个年代真正成绩好的人并不是书呆子。在我们学校,像图一里一样努力的人也有,但通常在班里面排中下游(倒数居多)。
但现在世道变了,变成新课标之后,一本线拔高了快100分,清北收分快700了,选拔机制从侧重“天赋”转到了“忍耐力”(听话、努力)。
呼吁尽快改革,让高考更多地选拔天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