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坐32抬的轿子?这不胡扯吗! 有个说法是,明朝万历时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曾经

觅露看过去 2024-03-02 16:14:27

张居正坐32抬的轿子?这不胡扯吗! 有个说法是,明朝万历时代内阁首辅张居正曾经坐着32人抬的轿子回江陵老家,这轿子不仅有客厅书房,还有寝室跟卫生间,轿子里除了张居正还有伺候的人。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于王世贞的《嘉靖以来首辅传》,而这个王世贞的确跟张居正是同一个时期的人,还曾是同事。 可是,王世贞的描述太离谱了。 首先,张居正回乡是父亲去世,他给万历皇帝的请假条上写了自己要22天。 北京到江陵有1500多公里,在那个没有高铁没有飞机甚至没有公路的年代,每天至少需要跑六七十公里。 张居正路上要处理公务,到各个地方还要跟当地的王爷等人打个照面,路上轿夫生个病再遇到风雨天气耽搁都是有的。 32个人抬着轿子,平均一个小时最少要走七公里,别说抬着轿子,就是双手插裤兜走路也相当够呛。 再者,明朝对所有人乘坐的车轿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就连皇帝也只能坐16人抬的轿子而已,张居正坐32人抬的,他不想活了? 张居正因为改革,晚年受到了很多朝廷里大臣的攻击,可那么多的弹劾,从来都没人提到过张居正坐32人抬的轿子这件事。 明末大儒梁清远在自己的日记里写,自己少年时听闻家里的长辈说见过张居正,当时张居正就坐着轿子,就是很普通的,轿子旁边有两个仆人,毫无不同。 综上所述,关于张居正坐32人抬的轿子这种事情,大概率是王世贞道听途说甚至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不足为信。 王世贞这么黑张居正也正常,当时王世贞还算是个相当出名的人物,他也曾向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示好,希望他提拔提拔自己能够平步青云。 张居正就比较头疼,王世贞的确非常有才华有能力,但这个人喜欢对旁人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而张居正最痛恨这种人,如果重用王世贞,张居正不敢保证他不会再犯。 于是,张居正将原本想要入京工作的王世贞调去了湖广做按察使,他跟张居正之间也因此算是结下了梁子,王世贞后来会去黑张居正想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1 阅读:474

评论列表

zl

zl

5
2024-03-02 22:14

如果轿子不仅有客厅书房,还有寝室跟卫生间,轿子里除了张居正还有伺候的人。那这轿子够宽的了,古代也未必有那么宽的路

叶子音乐视频MV 回复 03-03 16:39
那是黑他的

都是借口

都是借口

3
2024-03-03 05:58

那王世贞本来就是是明代的南方系,没有张居正续命,明朝早亡了,万历也是牛逼至极,开始为了揽权结果后面没了张居正,差点吃饭都成问题

精品尚选地沟调和油

精品尚选地沟调和油

3
2024-03-08 17:38

1,从京师到金陵应该以水路为主。2,张居正确实手握重权,串联太后、戚继光、冯保,把持朝堂、边防、宫禁,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个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人物,否则他也没有能力实行改革。3,张居正并没有在礼数上僭越,他只是趁着万历未及冠之年独揽朝政。4,张居正的改革有些地方被夸大了,他的政策鼓励了农业生产,但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根本利益关系,相反雍正的改革动了封建王朝最大的一块蛋糕,即官绅贵胄也要纳税,当然清朝其他问题更严重。5,张居正的改革更像一次试验,并没有形成制度的延续,他死后基本费池了。6,真正挽救大明的是玉米和番薯的引入,使粮食产量剧增,要不就大明的破财税制度都熬不到万历后期。

读书破万贯下笔如请神

读书破万贯下笔如请神

2024-03-03 20:35

32人轮流抬呢?路那么远

觅露看过去

觅露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