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陈平用「反间计」除范增!花重金买通楚军,让项羽猜忌范增

汉三年的荥阳城外,楚军的营垒连成片,号角声震得城墙都发颤。刘邦在城楼上搓着手叹气,身后的陈平突然凑过来:“大王别急,项羽

汉三年的荥阳城外,楚军的营垒连成片,号角声震得城墙都发颤。刘邦在城楼上搓着手叹气,身后的陈平突然凑过来:“大王别急,项羽那小子疑心重,咱们只要花点钱,就能把他身边的范增给赶走。” 谁也没想到,这句看似简单的话,竟成了楚汉争霸的关键转折点。

1. 刘邦被逼急了:四万斤黄金赌一把

当时的情况有多糟?项羽把荥阳围得水泄不通,刘邦的粮草快断了,派去求和的使者还被项羽骂了回来。更头疼的是,项羽身边有个范增,七十多岁的老头,眼尖得很,刘邦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 刘邦想偷偷突围,范增早就在必经之路设了埋伏;刘邦想假意投降,范增直接劝项羽 “别信,这是缓兵之计”。

刘邦坐不住了,拉着陈平问:“怎么办?再这样耗下去,咱们都得成项羽的俘虏!” 陈平早有盘算:“项羽这人,看着勇猛,其实心里小得很。他身边就范增、钟离眛几个能干事的,但他总怕别人抢他的权。咱们不如拿出点钱,买通楚军里的人,让他们在项羽面前说点坏话。”

刘邦一听,立马拍板:“钱不是问题!” 当场就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还特意交代:“你随便花,不用跟我报账,只要能把范增弄走就行!” 要知道,当时一斤黄金相当于现在的 250 克左右,四万斤就是一万公斤,按今天的金价算,差不多得 40 多亿!刘邦这是下了血本赌一把。

2. 陈平的 “金钱攻势”:谣言从军营里冒出来

陈平拿着这笔钱,没敢直接去找范增的麻烦,而是先瞄准了楚军里的中下级军官。他派人乔装成商贩,混进楚军的军营周边,偷偷给那些守城的士兵、管粮草的小吏塞钱,塞完就递话:“听说钟离眛将军立了那么多功,项羽却迟迟不给封王,将军心里是不是有点不痛快啊?”“要是投奔刘邦那边,肯定能当大官吧?”

这些话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很快在楚军营里传开了。一开始还只是几个人私下议论,后来越传越邪乎,有人说 “钟离眛早就跟刘邦暗通款曲了”,还有人说 “范增也觉得项羽小气,想换个主子”。甚至有士兵跑到将领面前嘀咕:“咱们跟着项羽干,以后会不会被他卸磨杀驴啊?”

项羽本来就多疑,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心里立马打了鼓。他表面上没说什么,暗地里却派人盯着钟离眛和范增的一举一动,连他们跟谁说话、吃了什么饭都要汇报。范增察觉到项羽的防备,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没多想,只当是项羽打了胜仗有点骄傲。

3. 致命一击:一顿饭戳破 “亚父” 的信任

真正让项羽彻底猜忌范增的,是一场看似普通的 “接风宴”。有一次,刘邦派使者去楚营谈判,项羽本来想摆摆架子,让使者看看楚军的威风。陈平提前得到消息,特意嘱咐楚军的接待官:“等使者来了,你们先摆上最丰盛的酒席,鸡鸭鱼肉全上,等问清楚使者是来见谁的,再换菜单。”

使者一进楚营,接待官果然端上了满桌好酒好菜,还热情地问:“您是范增亚父派来的吧?亚父最近身体还好吗?” 使者愣了一下,连忙说:“我是刘邦大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

这话刚说完,接待官立马变了脸,对着手下喊:“搞错了搞错了!这不是亚父的人!” 很快,满桌的好酒好菜被撤得一干二净,换成了粗茶淡饭,连块肉都没有。使者气得够呛,回到汉营就把这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完哈哈大笑:“陈平这招真绝!”

而更绝的是,陈平早就安排人在楚营里散布消息,说 “刘邦的使者其实是来见范增的,故意说是刘邦派来的掩人耳目”。项羽听说了酒席的事后,再结合之前的谣言,彻底炸了:“好你个范增!我把你当亲爹一样待,你居然背着我跟刘邦勾结!”

4. 范增含恨离去:七十老翁的最后悲鸣

范增很快就听说了项羽的猜忌,他跑到项羽帐里,气得浑身发抖:“大王啊!我跟着你从江东起兵,一路打到荥阳,为的就是帮你统一天下!现在天下大局眼看就要定了,你怎么能怀疑我呢?”

可此时的项羽已经听不进任何解释,只是冷冷地说:“你先回去休息吧,军中的事暂时不用你管了。” 范增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辅佐起来的年轻人,心里凉透了。他知道,信任一旦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第二天,范增就递上了辞呈:“我年纪大了,帮不了大王了,请求大王让我回老家养老。” 项羽没有挽留,直接同意了。范增收拾好行李,离开了楚营。走到半路上,想到自己一生心血白费,越想越气,背上突然长了个毒疮,没过几天就去世了。临死前,他还叹着气说:“项羽这孩子,勇猛有余,智谋不足,终究成不了大事啊!”

范增一死,项羽就像没了主心骨。后来刘邦用韩信的 “十面埋伏” 之计,把项羽围在垓下,项羽兵败自刎。很多人都说,要是范增还在,项羽未必会输。

5. 这招放到现在,还是 “人性测试题”

陈平的反间计能成功,真的只是因为钱吗?其实不然,钱只是敲门砖,真正戳中要害的是项羽的 “猜忌心”。放到现在来看,这就像很多公司里的管理难题 —— 老板要是总怀疑员工不忠,动不动就查岗、盯梢,再能干的员工也会寒心;反过来,要是像刘邦那样,敢于放权、信任下属,哪怕花点 “成本”,也能换来别人的真心付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陈平其实早就摸透了项羽的性格。他后来在《史记》里说:“项羽这人,表面上大方,其实对有功之臣特别小气;看着讲义气,其实容不得别人比他强。” 所以他才敢笃定,只要稍微煽风点火,项羽就会对范增产生怀疑。这告诉我们,不管是古代打仗还是现代做事,摸透人心比单纯靠 “蛮力” 更重要。

项羽到死都没明白,他输给刘邦的不是兵力,也不是地盘,而是对身边人的信任。要是他能多给范增一点信任,要是他能不被谣言迷惑,楚汉争霸的结局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你们觉得项羽的猜忌是天生的性格缺陷,还是当了霸主后的 “权力焦虑”?如果当时范增没有走,他能劝住项羽别打垓下之战吗?来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吧。要是喜欢这类历史故事,也别忘了多关注,下次咱们再讲讲韩信怎么用 “背水一战” 打赢赵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