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候有个叫周大壮的汉子,打仗时丢了性命,官府发了二十两抚恤金给他媳妇李氏。李氏带着三岁的儿子狗娃,日子过得紧巴巴,可这笔钱她一分没动,全锁在箱子里,想着留给儿子将来念书用。谁知这钱早被小叔子周老二和弟媳张氏盯上了,两口子成天算计怎么把这钱弄到手。
那天张氏突然戴了副新银镯子在村里显摆,说是娘家给的陪嫁。李氏心里咯噔一下——那镯子花纹她认得,分明是熔了官银打的!原来周老二趁她下地时撬了钱箱,偷了银子让银匠重铸成首饰。李氏没哭没闹,夜里抱着狗娃冒雨走了二十里路去县衙击鼓鸣冤。
公堂上周老二两口子倒打一耙,说李氏偷汉子才藏私房钱。县太爷刚要动刑,李氏突然磕头道:"求大人验验那镯子内侧的银号!"衙役一查,镯子上果然烙着"抚恤官银"四个小字。原来官府发钱时每锭银子都留了暗记,银匠怕惹事,熔铸时没敢磨掉这印记。

周老二当场瘫软,张氏还撒泼说镯子是捡的。县太爷冷笑一声,派人从银匠铺搜出销赃账本,又在他家炕洞里挖出剩下的银子。铁证如山,两口子挨了板子还赔双倍罚银。李氏却只要了一纸判词,抱着孩子离开时对乡亲们说:"老实人的脑子比拳头硬。"
这故事传了几百年,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李氏硬是用一对手镯教会世人:弱者不是非得撕破脸,找到破绽比拼命管用。官府烙在银子上的印记,说到底烙不过人心里的公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