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在美国那就是个牛人,人家都叫他曹老师、曹博士,甚至尊称他为Doctor曹。但回到国内,他就成了“小曹”。短短三年时间,他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8篇论文,还解决了科学界一直都没能解决的石墨超导问题。你说厉不厉害?但在我们这个看重资历的社会里,这些成就好像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你看看科学院士的评选名单,像曹原这样靠学术成就崭露头角的人寥寥无几。在我们这儿,似乎是资历比实际成就更受重视。这种情况,真是让人感叹不已。科研领域本来应该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地方,成果和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一下,科学研究竟应不应该被资历所限制?是不是应该更多地看重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呢?
用户18xxx18
啥都不懂就别发言了,显得你很无知
用户14xxx26
所以发这种论调的时候,你好歹把表格抬头删掉啊,你对得起你拿的美刀吗
sunshine
国内能当差不多好点学校校长的都是院士级别人,比如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早就是863专家,发表论文400多篇,发明专利三十多项,当选工程院院士
用户18xxx73
国内学术氛围是这样的,与其改变不如离开
玉林云弦 回复 02-17 19:36
这样的学术氛围培养的博士多半是些垃圾,别提什么研究生
用户18xxx73 回复 01-27 20:26
我都懒得评论他,太无知了,和我不是一个圈子,连个研究生都不是,不陪我浪费口舌
思思一十六
想改变这种现状其实很简单,职务和学术分开,两条线走,干管理的就不要走学术了,干学术的就不要走管理了,但是这会碰触到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很难实施
无为
这些书记校长有多少时间花在科研上?
用户44xxx05 回复 02-21 16:36
人家已经过了创新期,年级大了,工作侧重研发项目管理很正常,不可能让正处于创新期的重要研究员去担任项目管理的。
用户11xxx78 回复 02-15 22:20
事实上成为这些大学的校长的人是早就在学术上取得了不少成果的了,不少也还在带研究生博士生,至于后来的科研成绩确实可能不如新秀们,国内学术圈应当改变的是院士这种资格里看资历的情况,像行政职位给一些有过学术成果的老教授实际是可以的,因为行政工作其实占用了很多时间了
汉武大帝
自己人做了,业绩只能算领导的。
UC用户
会拍比会干厉害
朝花夕拾
唉,都知道这个局面,但我们这么改变这一切呢?
浪漫的狂野粗暴
一堆没有贡献的老家伙占着地方不走,有贡献的年轻人等到死也进不了什么院士
低头礼白云
你是做什么的,真的是科研一线的吗?
老发
你这么了解啊,多亏了你啊
缘夢
改变这个局面,比要让国内人均收入水平达到老霉的水平更难
一种走漏的风
教你一句小曹咋啦,你难道还想去萝莉岛看萝莉解题不成?
用户82xxx14
又如何嘛,中国没发展了?有本事你去私企赚钱嘛,几百万年薪人家又不是给不起,非要进体制内?
Silvia x
唉
ve絡鴈醉
去漂亮国干什么?迟早要叛变成美国人,结局还不是和孙博士一样流浪街头!
用户10xxx53
中国的科技进步是作者完成的?美国的科技进步80%以上是外国人在美国完成的。
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
立马开始反思
用户93xxx82
Doctor曹,就是曹博士的意思,算不上啥尊称。现在狗粮越来越好赚了,连宠物市场都开始无底线下沉了。
金黄的蛋卷
曹老板
雾里看花
整天研究应王整人术搞什么科研呢?
用户16xxx45
所以你不靠房地产,还能依靠什么呢?
涅槃重生
首先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院士就不能是校长、书记了吗?另外,就不能是成为校长之前就不能是院士还是怎么的?另外两院院士那么多,为什么当当只拉出一批学校领导的名单?
用户10xxx96
胡说八道啥?是曹原还想在国外多干几年,把课题延续。他回来直接就是教授,优杰青了,还不香?
大松
年轻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如何会回国?
用户68xxx05
我们上学的时候,即便在年轻的教师,老教师见面后都是喊某老师,从来没见过喊小某的。
Kristina Pimenova
都没上萝莉岛,说明层次还是不够
用户31xxx40
doctor不就是博士的意思嘛,这算啥尊称
肉巴巴
门面要高大上[滑稽笑]
著名退堂鼓表演艺术家
霍金到了美国不也得到萝莉岛拜码头吗?
发图反弹
在国外没有推荐信怎么办?啥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