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于《繁花》的争论(之一),谨录于此,供参考—— 甲(非上海人):那些所谓的上海人看的是热闹,听到几句普通话夾杂着上海口音和看到几条似乎熟悉的老马路就激动万分。有怀旧的情感无可非议,但看一部影视作品就应该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来评价。《繁花》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场景设计都是王家卫长用的老搭档,这些主创以三四十年代的港片为擅长,所以该片的人物造型、服装设计、场景道具似曾相识。但一些生在四五十年代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正宗上海人就会感到影片内容的不真实,大家深感不足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某些上海人也没资格对某些对《繁花》不满的上海人横加指责,也许你的年龄决定了你对该片的审美和理解。 乙(上海人):《繁花》拍摄的是黄河路、南京路、广东路一带发生的事,请的当年老人复制还原了场景。你说什么地方不真实?人不能一辈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再告诉你不但场景真实,而且故事也不是空穴来风。 甲(非上海人):这部剧限于乍浦路黄河路场景拍摄的难度,也可能是费用问题,所以整部戏的镜头都是用近景特写来表现,即使很少的全景也是缩紧镜头来拍的,这样可以避免穿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影片中偶尔出现的真实的黄河路乍浦路场景都是用的资料片,在有关上海的记录片中都可以经常看到,和本片拍摄无关。你说的请的当年老人复制还原了场景有点空穴来风。 乙(上海人):侬不了解情况也就算了,新闻不看吗?官方媒体介绍不看吗?社会是需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而不是我认为,应该怎么,不懂不要装懂。你还是没有指出哪里有问题,不要你以为,看看新闻好好了解一下。 丙(上海人):就是,我近五十,就住了黄河路凤阳路的长江公寓。祖辈在黄河路牯岭路。很负责的告诉你。黄河路就是这样的。你如果不是混那个圈子就请闭嘴。安心看你的乡村爱情故事。 甲(非上海人):你就是那些所谓的上海人,你现在近五十岁,八几年还在穿开裆裤,对上海的认知还不及新上海人呢。告诉你,我现在77岁,八九十年代天天在黃河路乍浦路轮着吃每家店,一边吃饭唱歌,那时饭店的包厢没有卡拉OK就没有生意的。是你应该看乡村爱情故事呢还是我看?如果我当面见到你要好好的开导教育你! 丙(上海人):七十七,难怪已经脑子伐清爽了。八几年穿开裆裤。弄数学课上过伐?就弄迭种算账水平好做生意?嘞了黄河路乍浦路最多也只是个司机。就弄迭种水平。还是安心开导弄额三湾一弄邻居去伐。 小编:争论没关系,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是吵到后面都已经人身攻击了,这就不应该了…… #老上海情怀剧# #电视剧《繁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