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赢了实则输得彻 底!”当时,河南,一婚礼现场改口环节,新娘对准话筒淡漠的大喊了声“婆婆”,在场人都惊呆了。为挽救局面,婆婆说了声“叫妈”,可一阵沉默后新娘却又喊了声“婆婆”,司仪给整懵了不知道怎么圆场,最后婆婆还是将红包递到新娘手上。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报)
在河南某豪华酒店。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如期举行。只见酒店婚礼厅内,红地毯绵延,玫瑰围栏环绕,洁白的蜡烛在水晶灯下熠熠生辉。
台上,新娘子身着淡雅的白纱礼服,唇边带笑,神采奕奕。新郎英姿勃发,黑色西装笔挺,将新娘的手轻轻攥紧。
在主持人的调动下,婚礼的气氛活跃热烈。台下数十位宾客举杯高歌,为这对新人送上美好的祝福。
很快,典礼来到了新人改口的环节。新郎的父母端庄从容地登上台,在位置上坐定。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主持人将话筒递到新娘嘴边,微笑着说道:“新娘子,改口喊声妈吧。”
新娘子抿了抿嘴唇,稍稍犹豫后,开口道:“婆婆!”
“咦?”台下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住了。
新娘子平静地将话筒还给主持人,后者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他愣了几秒,赶紧将话筒递到婆婆面前。
婆婆勉强绷住了脸上的笑容,用微微发颤的声线说:“叫妈。”
主持人再次将话筒凑近新娘子,等待她的回应。
“婆婆。”新娘子再次开口,依旧是这三个字。台下一时鸦雀无声。
正在一旁的新郎忧虑和紧张地将新娘子拉到一旁,似乎想让她改变主意。但过了几分钟,新娘子依然没有变化。
为了缓解尴尬,婆婆整了整衣摆,拿起红包,递给了新娘子。新娘子平静地接过。
“红包送上!”主持人及时接过话筒,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在他的催动下,婚礼继续进行。台下宾客的议论声也渐渐平息下来。
婚礼结束后,这段视频被传到了网上。新娘子擅自改称呼,引来网友纷纷热议。
婚礼上改什么口都无所谓,婆婆不就婆婆吗,有必要非要叫妈么?”
“这新娘也太没教养了,一点委婉都没有,婆婆的脸都被她丢尽了!”
“主持人也太不专业,本可以巧妙化解这尴尬局面的。”
“以后小两口怎么相处啊?女婿会不会也卷入矛盾中呢?”
......
种种声音向外扩散,最终汇成一个焦点——新娘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人们给出了各种猜测。
有人说,新娘子是一名外地媳妇。她对本地的婚俗还不太了解,所以在紧张的婚礼现场,脱口而出“婆婆”这个她最熟悉的称呼。
也有人猜测,女方或许和婆婆关系并不算融洽。这是女方有意给婆家一个下马威,显示自己的强势。
当然,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新娘子内向害羞的性格使然。她面对众人还无法轻易改口称呼亲妈。
无论如何,我们不应揣测当事人的用意。其实,婚礼只是一个仪式和契机。婆媳关系的和睦,需要双方在长久的相处中,不断沟通磨合。
如果这段视频能让我们反思家庭关系的重要,督促我们多一分理解和宽容,也许它的意义远不止一个段子。
人生处处值得被包容,家人之间更需要理解互爱。无论新娘的选择基于何种用意,只要婚后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得到充分的体谅,那么一句“婆婆”,也不会成为任何人心中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