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生命线1930年开始出版的《财富》杂志凭借对经济的专业观察,很快崛起成

航空知识王亚男 2023-12-21 17:13:24

中国最后的生命线

1930年开始出版的《财富》杂志凭借对经济的专业观察,很快崛起成为美国经济和资本的代言人。一直以来,《财富》杂志密切关注行业巨头和经济趋势,委托知名艺术家和插画家策划绘制封面,这些封面不仅仅是视觉技巧,更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其中往往能看到策划人深邃广阔的视野。那些早期封面设计巧妙融合了装饰艺术和技巧和复杂的细节表达,精准捕捉到了时代特征——那就是传统与进步的相互作用。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设计鉴赏家,还是被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吸引的人,这件标志性的1943年《财富》封面绘画必定特别,它的题目是《中国最后的生命线》,它的背后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1942年日本攻占缅甸后,同盟国向中国运输抗战援助物资的陆上运输线滇缅公路被切断。为了保证中国战区的作战行动,美国和中国联手开辟了一条空中运输线路。这条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跨越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近千公里,平均地势海拔超过4500米,最高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驼峰,故而得名“驼峰航线”。自“驼峰航线”开辟后的近三年时间里,中美运输机在这条危险的航线上,冒着强风、气流和不断出没的日本战斗机,将65万吨物资运往中国。期间有近600架飞机坠毁,超过1000人牺牲。在晴朗的天气里,“驼峰航线”上的飞行员几乎不用依靠导航仪表,仅凭着下方飞机残骸金属部件的点点闪光就能判断大致航向,他们把那些山谷称作“铝谷”。

0 阅读:16
航空知识王亚男

航空知识王亚男

《航空知识》主编 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