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鬼子跑到老太太家搜查,发现院里的枣又大又甜,便想全部带回去,就在这时,老太太突然敲着水缸大声呼喊:“快点跑”。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刘相会是一个被旧社会封建思想所迫害的旧氏女子,虽然她的身躯被缠足给拖累,但是她的精神永远不被压迫。
那个时候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在刘相会九岁的时候她就被自己的父亲卖到了村子里的一户姓常的人家当童养媳。
父亲拿自己当做拖油瓶,常家人拿自己当仆人,这些都没有压倒刘相会的思想,她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对外界的向往。
虽然常家人对刘相会并不算好,但是刘相会的丈夫从小跟着她的身边长大,在娶了这个姐姐之后对待她倒是不错,给了刘相会足够的尊重。
当刘相会生下孩子之后,有了牵挂的她就永远的被囚禁在了农村,从此也失去了自己的姓名,村子里的人都管她叫常大嫂,随着时间的流逝,常大嫂就变成了常大娘。
常大娘和丈夫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儿女,正当一家人过得虽然贫穷但是平淡幸福的日子的时候,战争爆发了。
1937年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开始大规模的来到中国的土地上大肆烧杀抢掠,他们凶神恶煞惨无人道,仗着武器先进对村民们百般压迫。
虽然常大娘所在的村子并没有成为日本侵略者三光政策下的受害者,日军们在村子里面搜刮和抢劫,只要有看的上眼的就带走。
村民们也不敢反抗,毕竟日本人的名声大家都知道,生怕一反抗就变成日本人的枪下亡灵,所以大家对这伙日本人是又怕又恨。
幸好抗日游击队的队员出现帮助了村子,他们在几个村庄之间活动,和那群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奋不顾身的和他们作战,想要解救村子里被压迫的村民。
作为被压迫的村民之一,常大娘的觉悟非常高,她知道这事不能全靠年轻人们豁出性命去拼,村民们也要做出自己的事情来帮助他们将日本侵略者全部赶出去。
常大娘将游击队员们的苦看在眼里,她知道抗日不易,他们不仅得和日本人作战还得躲避这些日本人。
于是常大娘说服了家中的丈夫和孩子们,在自家的院子里面挖了好几个地洞,还贴心的在里面放置了干粮和水,以备不时之需。
1938年的一天中午,常大娘正在院子里面干活,只见一个神色慌慌张张的年轻小伙跑了进来,手中还举着一把枪。
常大娘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抗日游击战士,正当小战士害怕连累百姓准备出去的时候,常大娘听到了不远处有大批人跑步的声音,于是眼疾手快的拽着小战士进屋。
小战士看了看这狭小的屋子表示不想要连累百姓,自己还是出去吧。只见常大娘自信的一笑,将灶台上的铁锅挪到了一旁,露出来的赫然是一个能够容纳一人进入的地洞。
眼见那群日军们越靠越近,小战士来不及说话就被常大娘推进了地洞,常大娘小声的对着小战士说,等会注意听我的话逃跑。
小战士眼含热泪的点点头,他们在为百姓们作战,百姓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这种真挚没有算计的感情使得小战士非常感动。
趁着日军还没有进来,常大娘让自己的儿子躲在水缸里面然后听着自己的命令,一听到喊他的话就赶紧跑走。
那群日军很快就跑进了常大娘的院子准备搜查,虽然这群日本人没有执行三光政策,但不代表他们是什么好人,他们一进入院子,看见惊慌失措的常大娘非常不在意。
为首的小队长直接让队员开始搜查,随后让身旁的翻译询问常大娘有没有看到什么陌生的人。常大娘假装上年纪耳朵听不清,大声的询问“啥?”
翻译有些不耐烦了,认为常大娘眼花耳聋的,就算那战士真的跑进来了常大娘也看不到,还是让日军们搜查吧。
小队长点了点头表示可以,随即一抬头看到常大娘院子里面的枣树已经开始结果了,一个个红彤彤的,看起来又大又甜。
这时那些搜查的日军们也跑过来了,表示没有看到人。小队长就没有在意,让日军们把院子里的枣全部打下来带回去分给日军们吃。
于是一伙日军好似忘了自己一开始的目的,准备打枣。这时常大娘悄悄的后退到院子里的水缸旁边,她敲了敲水缸喊了一声:“快点跑。”
常大娘的儿子就迅速的跑了出去,那些日军以为是游击队员,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杆子追着人影就跑了出去。
看着日军全部被吸引走,常大娘立刻让小战士快逃,小战士担心的询问常大娘的儿子的安全。常大娘自信的笑了笑,表示儿子从小就在这片长大,甩开那群鬼子是没有问题的。没一会常大娘的儿子就跑了回来。
常大娘用自己的方式前后帮助了六十多名抗日战士们,她的心中有大义,她知道抗日不光是战士们的职责。
在抗战结束胜利后,当地的政府听闻了常大娘的事迹,还专门送了一面锦旗给常大娘,时至今日在山东的博物馆中还记录着常大娘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