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艾跃进在病床上与自己妻子一起过的最后一个生日,镜头中的他此时虽然露出笑容,但是整个人看上去非常的虚弱,脸色蜡黄,而她旁边的妻子看上去心情还不错的样子,实际上也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担忧。
艾跃进教授,一生致力于向中国大学生传授爱国主义思想,激励青年一代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南开大学毕业后,艾跃进就开始留校任教,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西方思想大量涌入,一些青年开始崇洋媚外,艾跃进意识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思想上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艾跃进的课堂讲授极富感染力,他既会讲述中国现代史上的苦难与辉煌,唤起学生对先辈的怀念之情,又会剖析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激发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热情。
后来,艾跃进被确诊患上胃癌,需要接受化疗,但他坚持工作,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学生,学校多次劝他休养,艾跃进总是摇头说:“我还能工作,就要服务学生,这是我的责任。”
在青年时期,艾跃进曾蹬着自行车去送别周总理,那个时候他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2016年,艾跃进病情恶化,只能在医院卧床治疗,生日那天,妻子买来一个蛋糕,和他合影留念,镜头中的他虚弱不堪,妻子强忍悲痛,这张照片走红后,有人批评妻子太不会照顾人,殊不知,妻子这么做正是想让艾跃进变得开朗起来,用更好的心态去战胜病魔。
艾跃进不仅在课堂上倡导爱国,也在生活中践行,他学习多国语言,研究中外历史文化,他经常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亲身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
他还多次慷慨解囊,捐款捐书,资助家乡和边疆教育事业,可以说,他用一生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践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缅怀。
艾跃进待学生如子女,课后总有学生上门求教、讨论人生规划,他耐心解答,为学生成长感到欣慰,许多毕业生与他保持着长久联系,并且会时不时的前往探望,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生活实践,是一个可亲的长者,也是一个可敬的共产主义者。
可以说,艾跃进的一生融合了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和中国传统美德,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