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张之洞让侄子张臻提着一个皮箱,去当铺换200两银子急用,谁知掌柜打开箱子后,竟从箱子内滚出几块石头,只见掌柜“啪”地合上了箱子,又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张臻,随即便笑呵呵地拿了200两给了张臻。 张之洞,晚清重臣,与宗棠、曾国藩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他深谙国民疾苦,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和教育事业,清正廉明,高风亮节,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1837年,张之洞生于浙江省宁波府定海县一个官宦之家,他12岁中秀才,15岁时参加乡试,一举夺魁成为举人。 27岁时,张之洞高中进士,荣膺探花,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但是,张之洞的仕途生涯并不顺利,多次遭遇挫折。每每正当他认为官运将至之时,却总有变数,屡屡落选官职。 直到30岁之后,张之洞方才开始步入仕途,担任过广西学政,后升任广西布政使。 1890年,已经身居高位的张之洞首次在荆州公干,地方官员为迎接总督府大员准备了豪华宴会和礼物。张之洞不但没有领情,反而严词训斥官员的铺张浪费,此后,他再未踏入过当地衙门,坚决拒绝一切铺张和贿赂。 张之洞手下有位书记官收了他人50两白银作为贿赂,张之洞得知后大怒,立即将其革职查办,并宣布今后无论发现几起受贿案件,一律严惩不贷。 在那个许多官员收受贿赂的风气下,张之洞更是以身作则。 虽然身为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俸禄收入却较为有限,如此高位也无法改变他的生活质量。因为张之洞一心孜孜于国事和企业,身后遗产寥寥无几。 他去世后,子嗣们连安葬费用都无力承担,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募捐。 张之洞每年的俸银只有180两,加上180斛米和一小笔“养廉银”,与高位官员的收入相差甚远。 这笔钱仅够张之洞家中生活所需,要发展教育事业,张之洞还需自己从中抽调经费。每逢年节,张之洞都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想方设法向当铺换些过节费用。 有一年春节到来之际,张之洞身负公务匆忙,便吩咐侄子张榛代为出面。张榛原以为会难以交待,谁知掌柜一听是张总督的吩咐,立刻取出200两白银,爽快地交到张榛手上。 原来多年之间,张之洞与本地当铺已建立了深厚信任,每每张之洞用一只装石头的皮箱来访,掌柜都会开箱验证后,自觉按200两白银的价钱进行交易。 他深知张之洞必然遇到困境,才不得不启用这一特殊方式,等到年后再来还清。 张之洞任职湖广总督长达19年之久,推动实业发展,兴办新学,提拔人才,清廉奉公,可谓功勋卓著。然而退休之后,张之洞的家人过得十分清苦,他临终之际,留下遗言勉励子孙不可为利欲所惑,处世当心明大义。
晚清,张之洞让侄子张臻提着一个皮箱,去当铺换200两银子急用,谁知掌柜打开箱子后
槿论看社会
2023-12-05 03:52:03
0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