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汕头一农民,将自家鸭棚拆掉,准备劈了当柴烧,却意外发现一块,被虫蛀的

槿论看社会 2023-12-04 12:38:55

2004年,汕头一农民,将自家鸭棚拆掉,准备劈了当柴烧,却意外发现一块,被虫蛀的旧木板,上面隐约有浮雕文字,竟有乾隆落款!

在村民和专家的鉴定下,这块磨损严重的木刻被确认为乾隆年间颁赐给蔡德岳的御制圣旨牌匾。这块长达1.83米,宽0.77米,重达45公斤的木匾,记载了蔡德岳立下的功勋以及皇帝对其家族的褒奖情况。

其上的乾隆御赐大印证明了真实性。在参阅家谱后,蔡小武肯定这正是他们家先祖的荣耀。

家谱显示,蔡德岳(1699-1755年)是蔡明达之子,明达则是明朝进士蔡达玉的后代。蔡德岳本人娶妻陈氏,育有两子蔡必达、蔡必胜。必达后娶陈妙芬,生蔡延年,必胜娶林桂香,生蔡延禄。延年一脉繁衍至今,正是蔡成武的直系祖先。

通过村里长者的口述,我们得知在清朝,蔡氏原本就是村中最富有的家族。他们经商发迹后,子孙考中功名,出任京官,因此受到皇帝看重。蔡德岳本人更是与张廷玉等大学士交好,曾慷慨解囊赈济过灾民。據说1743年黄河决堤,河南一带饥荒,蔡氏拿出两万两白银,购买粮食分给灾民。

这些功绩加在一起,足以换来皇上的褒扬。1748年,乾隆帝特颁赐木匾,追封蔡德岳为按察使,以示嘉奖。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蔡家的宗祠与这块圣旨牌匾一同被摧毁,以消除所谓的“封建迷信”。

据老村民回忆,那时红卫兵将宗祠门神画像和木匾横抬而出,砸得粉碎。有学生甚至放火烧祠堂殿宇。牌匾在流离过程中曾充当过地板或鸭棚的支撑构件。直到木匾几近毁灭,这段辉煌的历史才重见天日。看到这块圣旨牌匾真容的蔡小武父子激动不已。

他们意识到,这块牌匾不仅见证了先人的功绩,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儿子追问专家这块牌匾的去向,专家建议可以捐赠给博物馆永久收藏展出。

蔡成武想起老祖宗的心血,不禁热泪盈眶。最终,在签订捐赠协议后,一家人欣然将家族荣耀的遗产与大众分享,用这个微小的故事,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1857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