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上海女知青刘琦放弃返城机会,嫁给了农民刘三海。新婚夜,她动情地说:“因为有你,再苦再累我都不怕。”然而,谁能想到,18年后,她狠心抛弃两个女儿喝下农药,哭喊:“我当初是瞎了眼才嫁给你。” 1965年,19岁的刘琦抱着为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梦想,离开上海家乡,响应号召插队到内蒙古五原县。严寒的气候,单调的劳作,都无法磨灭她心中的理想主义。 村民也很喜欢这名活泼开朗的城市姑娘。在村子里,刘琦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无论洗衣做饭还是除草喂猪,都雷打不动。渐渐地,刘琦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有一天,刘琦提着洗好的衣服走到河边晾晒。 这时,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走过来,自我介绍说他叫刘三海,是附近村子的,过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帮助的。 看着阳光下刘三海英俊的面容,刘琦心中一动,脸上也漾起羞涩的笑意。自此,刘三海常常过来和刘琦聊天帮忙,两人之间暧昧的气氛逐渐升温。 就在这时,刘琦收到哥哥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国家对“右派分子”的子女实行限制政策,自己很可能失去返城的机会。 刘琦手中的信纸微微发颤,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孑然一身身在他乡的无助。就在这时,刘三海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看着他真挚的眼神,刘琦终于鼓起勇气接受了这份感情。 简单的婚礼过后,刘三海与刘琦开始了新生活。刘琦从插队知青变成了村里的一名媳妇,她依然勤劳积极。婚后两人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然而,单调的家务劳动和育儿不断消磨着刘琦心中的理想主义,她也意识到刘三海的脾气变得失落和不满起来。 几年后,村里新建了一所小学,刘琦凭借自己的知识与教育经验成为了村校的老师。孩子们非常喜爱这位漂亮和蔼的刘老师,村民们也加倍尊敬起刘琦来。 然而,这一切都让刘三海感到有失颜面。他无法接受刘琦事业的成功,变得愤世嫉俗起来。无可抑制的嫉妒成了一种催化剂,终于演变为赌博和暴力攻击。 刘三海每天喝醉回家后,都会无故殴打妻女。深深的伤痕不断划破刘琦的心灵。她努力地想要理解和改变刘三海,希望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 可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都以失败告终,刘三海的行为也一天比一天恶化。终于,在一个大年三十的夜晚,刘三海醉酒回来后明目张胆地动手打刘琦,两个女儿也目睹了这一切。 刘琦躲进厨房时,看见了桌上的农药。摇摇晃晃地走进两个正在哭泣的女儿的房间,刘琦对她们说:“没有妈妈你们会过得更好。”说完就一口气喝下了整瓶农药。 刘三海发现刘琦晕倒在地上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匆匆送往村里医务室,这已经是徒劳无功的抢救。 刘琦死前向刘三海泣血痛诉:“当初真是瞎了眼才嫁给你这个我根本不了解的人。”说完,她离开了人世。整个村庄都为年轻貌美的刘琦教师的死感到震惊与不解。 这件事成为刘三海一生的晦气和痛苦的根源。他过上了悔恨的生活,内疚和自责成了他生命的阴影。
1977年,上海女知青刘琦放弃返城机会,嫁给了农民刘三海。新婚夜,她动情地说:“
槿论看社会
2023-12-04 12:37:05
1
阅读: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