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40年 ,1剂睡到大天亮,名老中医自拟特效方
导读:昨晚你睡好了吗?据统计,我国超过3亿多人存在睡眠障碍,想必大家在临床上也遇到过很多顽固性失眠的患者。今天及分析给大家一个四川名医刘方柏老师的方子,重点在于生地黄一定要用够50g。
三黄安眠汤
失眠一证可用正邪两纲加以概括。其中正虚者多为血虚,相对单纯,而邪致者则较为复杂。
虽然古有治风寒以宣散,治火热以凉解,治痰饮以温化,治饮食以消导,治水湿以分利,治气逆以疏降,治阴寒以温中等针对性治法,但因此证常相兼为患,临床远非上述类型单纯,极难准确把握。
因而,可以说竟无一可称为安眠特效方者。经临床反复研究,发现当今失眠之属虚者仅约三分之一,而属实者三分有二。
其病机为:竞争恼怒伤肝,肝气郁结则化火,肝火伐土则脾胃伤;竞争焦虑,劳碌奔波,暴食狂饮,皆伤脾,脾失健运而酿湿生痰,痰湿郁久可蕴热成火。因此,痰火互结,火炽痰郁,扰乱心神是很多顽固性失眠的共同病机。针对这种病机,我运用了一组方药,并经反复筛选,定型成了三黄安眠汤。
【三黄安眠汤方】
生地50g,天竺黄12g,姜黄10g,防己10g,桂枝10g,炙僵蚕10g,远志12g,半夏30g,高粱30g,茯神10g,首乌藤30g,炙甘草10g,炒枣仁30g,防风10g。
原则为通其道而祛其邪。
用半夏、高粱(若无时可用苡仁代)通其壅塞以畅经络之大道,用生地、僵蚕、姜黄、天竺黄等祛痰火,用防己、桂枝、生地、炙甘草、防风(即防己地黄汤)以镇静(原方治如狂状、妄行等),用首乌藤、枣仁、茯神以养心安神。
合而同起病机层面的祛邪治本,症状层面的镇静安眠作用。
该方运用时生地黄一定要量重,一般不少于50g,若见便秘、口干者,可用至60~120g。
本方的使用指征为:失眠,兼见头昏、心烦口苦、心悸胸闷、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或滑数。
上证不必悉具,而顽固性失眠见烦躁便秘者,大为本方所宜。
【病案举例】 杨某,女,62岁。失眠40年,有25年服安定的历史。
40年来辗转求治,先后就诊于数十名医生,均无效。
无奈时只好服安定,初时每晚服半片尚可睡两三个小时,现已每晚服2片,仍只能维持三四个小时,痛苦不堪。
患者消瘦,面黄少华,坐立难宁状。自觉心中烦热感,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心慌心悸。
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偏干。
诊为痰火互结,热扰心神之不寐证。
处以自拟之三黄安眠汤:
生地60g,炙僵蚕10g,天竺黄12g,姜黄10g,远志10g,防己10g,防风10g,桂枝6g,半夏30g,高粱30g,首乌藤30g,炙甘草10g,炒枣仁30g,茯神20g,五味子15g。
上方水煎,日1剂。
服药当晚11时上床即入睡,至凌晨6点10分方醒。
自述多少年来从未有过之舒服。第二晚停用安定仍正常入睡,心慌心热等亦随之消失。
遂停用依赖了20多年的安定,坚持服上方数十剂,睡眠一直较好。
本文所涉及到各类中成药、药方、验方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为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后果自负。
#药子陌美好生活健康频道[超话]##医案分享##健康生活##广州[超话]##日常[超话]##健康管理##医学科普##中医养生##健康##生活医学养生##健康养生##疾病预防##高血压##玉兰中医##治愈系##健康生活##抗衰老##张药勤生命健康管理##旨溶片溶血栓斑块##生活医学##生活医学养生##张药勤三高调理,慢性病调理##健康科普##生活医学##健康小知识##健康生活##健康##健康科普##中医养生##中医[超话]##科普大作战##涨姿势##冷知识##科普一下##中医经典医案分享##黄帝内经[超话]##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关注身体健康##中医养生知识健康养生##日常[超话]##老中医健康养生##中医式生活##健康养生知识##中医式生活##向国医经典致敬##我的防护手册##中医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