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产业链早就像一张大网,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设计芯片厉害,可造不出来;亚洲能造,但设计又差点意思。这么一分工,全球75%的芯片都在亚洲造,美国呢,只管设计全球近60%的芯片。
最近机构统计的“全球晶圆需求-供给图”更扎眼。美国本土需求占全球57%,可自家供给才10%,缺口高达47%的份额,相当于美国设出来的芯片中,83%的芯片要靠国外制造。
这个占全球47%份额的空缺全靠海外补——台湾省直接供了19%,中国大陆至少补了10%,日本、欧洲也搭了把手。
反观中国(含台湾省),晶圆产能占全球43%,但本土需求才9%,剩34%的富余产能全指着对外代工。
所以,美国芯片巨头更是离不了这口“饭”——苹果、高通、英特尔、AMD、英伟达,哪家不是找台积电代工?高通、博通还悄悄把订单塞给中芯国际,为啥?美国本土造不出芯片,只能抱紧中国代工的“大腿”。
这背后是地缘经济的硬逻辑。芯片产业太复杂,从设计到制造要过上百道关,没哪个国家能全包。美国擅长设计软件和高端芯片,可制造环节需要巨额投入和长期技术积累,成本高、风险大,自然想“甩锅”给成本更低的亚洲。
亚洲呢,凭借成熟产业链和工程师红利,成了全球代工的“中央厨房”。
现在中国还在扩产能,未来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只会更深。有人可能问:美国为啥不自己建厂?可建厂不是搭积木,光EUV光刻机就得等好几年,成本分分钟上百亿美元。与其自己硬扛,不如继续用中国的产能,省时省力又省钱。
说到底,芯片全球流转是市场规律和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美国想“脱钩”?成本会高到离谱。中国代工的“性价比”摆在那儿,美国芯片企业想绕也绕不开。这盘棋,早就不是谁想离就能离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