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79岁张廷玉被乾隆皇帝强行抄家了!只见奉命前来的主官,带着近200人的队伍欲扫荡张府,当场抄出了36.2万两白银,乾隆得知后勃然大怒,可就在乾隆查看完记录后,脸色铁青,又派人把东西全部退了回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廷玉,字子厚,号演斋,安徽桐城人,他自幼聪颖好学,被誉为神童,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后,开始仕途生涯。 初入翰林院,张廷玉的博学多才和聪明才智备受康熙皇帝赏识,在一次绘制边疆地图的任务中,张廷玉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赢得了皇帝的夸奖,此后,张廷玉在朝中逐渐崭露头角。 雍正帝继位后,更加信任张廷玉,他在政务讨论中频频发表中肯建议,并且在边疆地区爆发饥荒时,上奏调拨边储粮济急,深受民众的拥戴。 由于在内阁中表现卓著,张廷玉很快便升任内阁学士,成为皇帝近臣,在这一时期,张廷玉以务实稳健的作风,辅佐新君主打理朝政。 与此同时,张廷玉在人品上也深受好评,他为人正直,治下清明,从不收受贿赂,有一次,一位前来谒见的地方官送上一幅名家所绘山水,想讨好张廷玉。 张廷玉不仅退回了画,还严厉训斥该官的行为,认为此举有损清正廉洁的道德品格,这一高风亮节的作为,成为当时的典范。 在张廷玉的推荐下,许多年轻才俊进入翰林院学习,包括许多汉族官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也成为杰出政治家,在张廷玉门下授业的弟子共25人,多人掌控重要部门要津。 乾隆帝继位后,张廷玉的前途渐渐被阴云笼罩,乾隆帝偏爱满洲官员,渐渐排斥汉族大臣,有几次,乾隆在朝会上当众训斥张廷玉的过错,张廷玉忍辱负重,国事为重,但年过古稀的他已感力不从心,多次提出退休回乡。 在几次遭拒后,张廷玉不得不继续留任,为了蛰伏避祸,他在朝堂上极力低调,但好景不长,终于在1751年的那次抄家中,遭遇生命的重创。 这一年,张廷玉的一位亲家由于受贿获罪入狱,乾隆帝立即调查张廷玉的家产,派遣二百多人前来搜查,当场从张府中搜出36万两白银。 乾隆帝原本沾沾自喜,想借机陷害张廷玉,但查看帐目后,所有钱财都系张廷玉多年的俸禄积累。 为避免丑闻泄露,乾隆帝只好宣布此案系执行人员滥用权力,最终,所有查抄财物退还给张廷玉,然而晚年的张廷玉已经倍感羞辱,他在数月后含恨而终,终年79岁。 张廷玉一生忠心报国,清正廉明,作为雍正朝的辅政大臣,他功勋卓著,然而,进入乾隆朝后,他却遭遇种种刁难,这反映出乾隆盛世下的残酷和无情。 张廷玉的经历成为了唐宋以来君主猜忌大臣、政治清洗的典型案例,虽然时过境迁,但张廷玉的忠诚和正直精神仍受到后人的景仰。 他坎坷的一生也警示君主们不可轻信奸佞之辈,重蹈乾隆覆辙,这些宝贵的历史教训,值得今人铭记和深思。
1750年,79岁张廷玉被乾隆皇帝强行抄家了!只见奉命前来的主官,带着近200人
槿论看社会
2023-11-22 20:26:13
8
阅读:90100
用户10xxx62
作者衡臣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