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贺龙作为中国特使访问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请他去打猎。总统打了40

槿论看社会 2023-11-22 20:19:29

1956年3月,贺龙作为中国特使访问巴基斯坦,总统米尔扎请他去打猎。总统打了40多只,贺龙打得很一般,毛主席听说后却夸他做得妙。 1951年,中巴友谊开始萌芽,两国开始建交。只不过,那时候的“中巴”友谊还不算深厚。 1953年,中巴签订煤炭和棉花两份协议,意味着两国关系再进一步。这些合作,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再之后,巴基斯坦遭遇自然灾害,中国不仅免费赠送物资,而且还低价供给大米。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巴基斯坦人民格外感激,这或许就是国家建交的意义所在。 时间一晃到了1956年,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统米尔扎就职,特意邀请中国特使参加他们的开国典礼。 米尔扎深知:中巴友谊的重要性,也谨记当年中国无任何条件的资助。这么重要的日子,自然希望好朋友能光临现场。 派谁参加巴基斯坦建国典礼最合适呢?考虑到米扎尔的军人身份,周总理和毛主席仔细斟酌后,决定派贺龙将军出使。 对于这次出使巴基斯坦的任务,贺老总也特别重视,在接到周总理任务时,就已经开始准备。 几天之后,贺老总便乘坐专机抵达巴基斯坦。刚下飞机,就看到了当地人民列队欢迎的场面。 这一刻,贺龙将军感受到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对中巴友谊更有信心。贺老总很清楚:巴基斯坦人民跟他的想法一样,热烈欢迎他的同时,也是对中巴友谊的肯定。 接下来,便是参加米尔扎总统的就职典礼,以及巴基斯坦的开国典礼。每一场外交活动,都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和欢呼。 等到所有外交活动都结束后,米尔扎便以朋友的身份,邀请贺老总一起打猎。两人都是军人,都有过射击的经验,对接下来的打猎也格外期待。 在米尔扎的带领下,贺老总一行人来到猎场。这片猎场位于原始森林,不仅充满了野性,而且更具挑战性。 在工作人员的“敲锣打鼓”声中,森林中的野生动物都被“唤醒”了。紧接着,米尔扎和贺老总都挑选了自己心仪的猎枪,为接下来的打猎做准备。 作为东道主的米尔扎,率先开始射击猎物。还别说,军人出身的米尔扎枪法特别好,几乎是百发百中,很快就打到了40多只猎物。 反观贺老总,好像就略微逊色一些,他打到的猎物不是很多。一番追逐猎杀后,仅仅收获了20只猎物。 陪在贺老总身边的警卫员特别不理解,按理说贺老总的枪法一直很好,怎么会频频出现失误呢?尤其是两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不过,警卫员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贺老总,脸上没有一丝的自卑和沮丧。相反,贺老总满脸都面带微笑,嘴上还说着“人老了,技术不行了!”的话。 警卫员突然就明白了:不是贺老总的枪法不如从前,而是贺老总在打猎的时候故意放水,特意在朋友面前摆低姿态。 很快,完成出使任务的贺老总就要回国了。分别的时候,米尔扎紧紧握着贺老总的手,多次叮嘱:有时间,一定要再来巴基斯坦,咱们继续聊天、打猎! 回国之后,贺老总在巴基斯坦和米尔扎打猎的事情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听闻贺老总“输”给了米尔扎,毛主席哈哈大笑,直言:做得对! 紧接着毛主席又说道:“出使巴基斯坦,是为了两国的友谊,不是为了比赛!若是赢了米尔扎总统,反而显得不礼貌。” 这一刻,不得不说贺老总为人谦逊有智慧,看似在打猎中输了比赛,实则却赢得了巴基斯坦总统的尊重,也为中巴友情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外交关系中,就应该像贺老总这样,尽量保持谦逊的姿态,既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又能避免人为的麻烦和冲突。

0 阅读:9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