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农民哄抢药材”事件,当地官方满纸托词如同火上浇油,央媒直言不讳的怒批:“这

工常乐 2023-11-04 21:05:34

“周口农民哄抢药材”事件,当地官方满纸托词如同火上浇油,央媒直言不讳的怒批:“这样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 河南周口村民哄抢药材的事,想必已经人尽皆知。 邱女士是药材种植户,好不容易等到收获的季节,哪知道在采收药材时,一群村民突然一拥而上。 邱女士极力阻止无效后,急的趴在地上大声哭喊,但是那些“争先恐后”的村民们丝毫不予理会。 事件发生后,很快引发轩然大波,毕竟这已经不是河南地区第一次发生抢夺事件了。 短短2个月内,“音乐节事件”和“抢玉米事件”依然历历在目。 随着舆论不断发酵,当地相关部门很快出了一份情况说明,文中解释说: “附近村民误以为种植户已经收割完毕,遂进地捡拾药材”,并称种植户允许村民捡拾药材是“多年来的习惯”。 也就是说,当地官方把这件事称为一场误会,很显然,这样的“误会”对种植户来说无疑是第二次重创。 这件事中,哄抢村民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推卸责任,但是视频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哄抢情景,那么官方的解释,似乎更像是在为错误的行为辩解和开脱。 对此,央广网直言不讳的置评说: “只依靠柔性教育,很难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法不责众的心理在作祟!” 不得不说,这番点评说到了关键点上,对于抢夺事件,相关部门理应明确法律界定和强有力的执法,保护种植户的合法利益, 而不是在事发后为了缩小影响,去美化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的群体事件。 其实官媒的核心职责,不仅是宣传积极向上,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群众了解抢夺的危害和后果,提高每个人的法律意识。 相信这件事之后,有关部门也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通过不断改进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安全!

0 阅读:3420

评论列表

情有千千结

情有千千结

41
2023-11-04 23:08

作为河南人我都觉得很气愤……

feng89121tao 回复 11-05 17:11
跟舍不得有毛关系,人家不管是收完了,还是没收完,只要未经过允许,就属于偷抢

游吟任侠 回复 11-05 20:57
这个叫拾遗吗?没看到人在哭吗?

内省

内省

35
2023-11-04 23:08

总把人当傻子

龙走刀共口

龙走刀共口

32
2023-11-04 23:19

这是抢劫

金怪

金怪

24
2023-11-05 00:27

多好的计谋,外地人承包土地种植,收获时当地人哄抢。

有今生冇来世

有今生冇来世

20
2023-11-04 22:59

从不反思

福农要加油03

福农要加油03

13
2023-11-04 23:40

请准备好作者你自己的身份证。 你这种歪曲事实的做法,已经引发河南省的对外形象。 本省认为此报道虚假,歪曲事实。有损地方精神面貌,损害了河南人民的对外形象,严重触犯了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待事件查明后,发布会举报后。希望任何发布,转发有关不实报道媒体人,好自为之。 我们将保留起诉的权利。

光辉岁月 回复 11-05 19:47
你以为你写的字多就有文化了,自己回头看看写了什么?起鸡皮疙瘩了吧。

福农要加油03 回复 11-06 02:46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截头去尾,只以片面之词歪曲事实,以博眼球。 这种做法不妥。

鹏钧

鹏钧

12
2023-11-04 22:47

法律又不是儿戏。

匠人

匠人

11
2023-11-04 22:56

现都明白了吧,不是村霸你基本在农村都做不了事

不看回复 回复 11-05 09:50
你敢说农村?一大堆玻璃心会骂你。

用户16xxx90

用户16xxx90

3
2023-11-05 10:24

归根结底还是被放纵的结果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3
2023-11-04 23:52

捅死一两个人就都跑了

用户11xxx12

用户11xxx12

2
2023-11-05 10:22

捡的与种的可能一样吗?还误以为?可笑,别说了越抹越黑!素质的提高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2
2023-11-05 07:34

图片认真的吗,会有这么密度的人?别被媒体带了节奏,本人老家河南周口,30多年没见过有这么多人拾荒的,而且我觉得,没有他们拾荒的话,如果真是二遍收割后,大概率主人不会自己去拾了,只会烂地里

星期八

星期八

2
2023-11-05 04:21

参与的每个人 罚款一千 赔偿种植户 200人就20万了 叫他们贪小便宜吃大亏,就不会有下次了。

圩翏圖覃珺

圩翏圖覃珺

2
2023-11-05 06:36

赶紧认错就完了呀,这么搞只会受到更多的舆论压力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2
2023-11-05 10:34

地域歧视无意义了,房地产都对外地人放开了。全面人口一直都是在流动中,问问你周围的人有几户几十年前就是本地人?

过眼云烟

过眼云烟

2
2023-11-05 06:50

多大点事

祥哥

祥哥

1
2023-11-05 10:51

这是什么样的民风民俗?举世罕见,滑天下之大稽!

花岗岩

花岗岩

1
2023-11-05 09:39

总想着维护脸面,却不知道脸面都是靠自己挣的

用户11xxx51

用户11xxx51

1
2023-11-05 10:31

難以信服-人民還是得吞下去⋯⋯

用户11xxx53

用户11xxx53

1
2023-11-05 10:50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就这水准?

大猫儿

大猫儿

1
2023-11-05 05:44

跟抢银行一样罪!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1
2023-11-05 04:30

想让外地承包人为当地白打工😀

凡语

凡语

1
2023-11-05 10:14

今天强粮食。明天强药材。一路抢下去。抢出一片新天地。这种群体事件不严查还得了!

用户13xxx79

用户13xxx79

2023-11-05 10:20

丢人

睿智的笑

睿智的笑

2023-11-05 06:31

政府不处罚是因为,人数众多,年龄偏大。其实,完全可以学习一下其他国家,不一定总是用关押拘留这样的手段。类似情况,完全可以以工代罚!!所有参与者,既然给人家造成损失,就一起去给人家干活儿!!!每个人过去劳动几天!!!既有补偿,又能惩戒!!!

邱道人

邱道人

2023-11-05 10:56

到处都有闲置的土地可以承包啊,不一定要到河南去啊。

工常乐

工常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