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的。 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短短三个 月就占领了京师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除了宁武保定稍遇抵抗,其他地方都是望风而逃,望风而降。 明末官员熊开元回忆,:“癸未、甲申间,臣待罪圜扉,闻都人望贼如望岁,不啻三百矛 刺心而血欲洒而无从也”。 你看这个官员就是心里没有一点数的人,明朝老百姓盼望李自成的队伍,就像盼望过年一样。这种民心向背,朝廷官员茫然不知,败局已是定局。 不i仅仅是老百姓欢迎李自成的军队,明朝在京三千官员,自杀殉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史可法痛心疾首地说:在北诸臣死 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不仅如此,北京的明朝官员急吼吼的地前往李自成手底下报名谋职。 少詹事项煜厚着脸皮说:大丈夫既然不能保全名节,就应该像管仲魏征那样建立盖世功名。 哈哈哈哈。 给事中时敏报名的时候,李自成政权的办事处已经下班了,老头急坏了,不顾知识分子的斯文,捶着大门大声呼喊:吾兵科时敏也! 这才得以放进去登记。 考功司郎中刘廷谏朝见的时候,丞相牛金星说:先生你老了,胡子都白了。 老刘一听急了:太师用我,胡子自然变黑,我还没老! 勉强被录用。 哈哈哈,这些科举上去的文化人,对主子的忠诚度真的是非常的可疑。这也难怪古代的帝王总是又用又疑手下这些天天磕头作揖山呼万岁的臣子。 上面这些例子,出自顾诚的《南明史》。#历史##明朝##明史##南明# 南明史(全2册)(顾诚代表作)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和官僚,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的。 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
郗虑聊历史
2023-10-22 01:55:52
0
阅读:194
豆腐小僧
你这就不懂了吧,他们去找李自成投诚,是为了不被抄家……自己去想吧
用户86xxx14
大至恶极贱师,孔子和其子嗣还有学徒,全是精致利己的代表,它们从不忠于任何,它们只忠于自己,它们可以把同族片成肉片给异族吃,它们可以把一切道德的美好埋葬
长江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用户42xxx13
汉唐的关陇军事贵族是汉族的定海神针,有关陇军事贵族在皇权衰弱后也不至于被外族奴役